14432
有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還是信奉“棍棒之下出孝子”的觀念,這樣長久下來,也就會對孩子的心理造成很大的傷害。而家長要做的就是學會科學教育孩子,不然孩子的負面情緒長久堆壓,也就會出現(xiàn)打孩子孩子還手的情況。
父母打孩子孩子還手怎么教育
1、拒絕武力式教育孩子
家長其實不能用武力來脅迫孩子按照自己的要求做,每當家長打孩子的時候,他都會感到受到威脅,產(chǎn)生恐懼心理,也因此積壓了擔心,焦慮,憤怒的情緒。
隨著孩子自我意識的增長,經(jīng)常被打罵教育的孩子對大人就會產(chǎn)生逆反心理,并可能模仿成人的行為去用武力解決他的一些問題,甚至也就會出現(xiàn)父母打孩子,孩子還手的情況,而這都不是家長想要看到的。
2、正確看待孩子的所有行為
12-06 閱讀全文>
不管孩子對與錯,父母情緒化就是一種不對的行為。不能因為生氣就打孩子。打孩子最多發(fā)泄的是父母,暴露了父母的無能和無知,根本不會起到教育孩子的作用。如果孩子做錯了,父母想教育孩子,讓孩子長心,可是,因為父母沒有更好的方法讓孩子信服,采取打罵,必然會轉(zhuǎn)移孩子犯錯的焦點,忽略自己的錯誤進而看重父母的脾氣。
家長打孩子孩子還手怎么教育
第一,尊重孩子,是有效教育孩子的前提。
允許孩子犯錯誤,讓孩子具有自由空間。能夠思考問題,能夠自己決定事情來龍去脈。如果孩子被父母呼來喝去,那末孩子就沒有尊嚴,內(nèi)心深處反感父母。
第二,打孩子的父母往往不會無緣無故打孩子。
之所以打孩子,可以可定地說,孩子的行為的確令人生氣,讓父母不能容忍。如果經(jīng)過父母的敲打,孩子認識了錯誤,而且可以改正,我覺得到此為止,而且以后注意不要動不動酒打孩子。只要尊重孩子,讓孩子把想法表達清楚,你就會發(fā)現(xiàn)孩子內(nèi)心世界的確令人欣賞。也許有些表現(xiàn)不對,但是只是父母沒有培訓孩子的做法導致的。所以總結(jié)經(jīng)驗教訓,多傾聽孩子心聲,讓孩子盡情表達,然后再采取措施。
09-18 閱讀全文>
媽媽教育孩子的時間遠遠是大于爸爸的,而且在教育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xiàn)打孩子的行為,在沖動之下孩子就有可能會還手。這時媽媽更需要做到冷靜對待,然后用科學的教育方式來教育孩子,讓孩子不會出現(xiàn)再這樣的行為。
媽媽打孩子孩子還手怎么教育
首先,家長需要了解原因
媽媽的打罵或許是建立在孩子犯了錯的前提之下,但傳達給孩子的信息:暴力是解決問題的一種常見而合理的方法,或是解決棘手難題的較佳手段。這樣媽媽打孩子,孩子還手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也是正常的。所以,建議對孩子還手感到困惑的家長,首先要認識到棍棒教育的負作用,改變自己對孩子動手的教育方法。
其次,正確地處理好父母與孩子“互打”的矛盾
家長要放下自己高高在上的姿態(tài),首先就要“服軟”,向孩子坦承自己動手的不對,向孩子道歉。然后在孩子功課、心情較好的時候,和孩子做一次開誠布公、推心置腹的交流溝通。相信在父母向孩子反省自己方法不當?shù)耐瑫r,孩子也會反省自己對父母的錯誤態(tài)度,這樣也就不會出現(xiàn)媽媽打孩子,孩子還手的情況了。
12-08 閱讀全文>
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還是要避免打孩子的,這本身就是有問題的,畢竟教育孩子是需要變通的,當家長打孩子孩子還手就能說明家長的行為對孩子還是有影響的,那么打孩子孩子還手怎么教育呢?
打孩子孩子還手怎么教育
1、尊重孩子,是有效教育孩子的前提
家長要允許孩子犯錯誤,讓孩子具有自由空間。這樣才能夠思考問題,能夠自己決定事情來龍去脈。如果孩子被父母呼來喝去,那就會讓孩子就沒有尊嚴,內(nèi)心深處反感父母,就極大可能會出現(xiàn)打孩子孩子還手的情況。
2、正確地處理好父母與孩子“互打”的矛盾
家長也不要等孩子主動地去向你認錯,青春叛逆期的孩子極要面子,虛榮心很強,犯錯容不得別人說,所以不會主動地和父母妥協(xié)認錯,會和父母較著勁 “記仇”,以至于幾天也不和父母說話。
08-06 閱讀全文>
通過親子溝通,加強家庭成員之間的溝通,讓孩子明白父母的良苦用心,引導孩子尊重他人的態(tài)度,讓孩子明白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做一個好榜樣,給孩子一個正確的價值觀。
對父母不尊重的孩子怎么教育
1、營造平等互愛的家庭環(huán)境
和諧的家庭氛圍會使孩子從小就感受到來自父母的愛,同時也能感受到父母之間的愛,這樣會使孩子知道父母也是需要別人的關(guān)愛的,從而幫助孩子從學會關(guān)心父母開始發(fā)展到關(guān)心他人。家庭成員之間必須互相尊重,首先很重要的一點是要讓孩子感受到父母之間是平等的。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在觀點方法上的一致性才是教育成功的關(guān)鍵,和諧才能一致,一致才會成功。如果父母的意見不一致,就會造成孩子的投機心理。
2、不可過分滿足孩子
我們絕不可以讓孩子覺得自己是家長的一切,父母對他的需要應(yīng)該無條件地滿足,他可以隨心所欲得到任何東西。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經(jīng)常會因為愿望得不到滿足而體會到失望感,這是一個人成長必經(jīng)的過程,家長不必害怕孩子因此受挫折,而是應(yīng)該引導孩子慢慢從挫折中學習、了解自己并非萬能,不可以無限制地隨心所欲。
03-05 閱讀全文>
平等地與孩子交流,成為她們的朋友,18歲的孩子最煩的就是父母嘮叨,批評教育,因此父母必須真正放低姿態(tài),不要總是限制孩子與長輩的地位。與孩子進行互動交流,作為朋友勸誡她們,能夠更容易引導她們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
女孩子十八歲不聽父母的話怎么教育
1、換位思考。
有時候孩子做事解決的方法不正確,大人就會阻止,從而令到孩子鬧脾氣。其實家長需要站在孩子的角度想一想,孩子沒試過是不會知道自己的方法不行的。
所以在沒有危險的情況下,可以讓孩子適當體驗,他嘗試過,碰壁了,再給他講道理,他會更明白更樂意接受。
2、家長需要調(diào)整心態(tài)。
03-01 閱讀全文>
你要試著和孩子交朋友,以平等的身份和孩子交流,關(guān)注孩子的心理變化,給孩子以足夠的尊嚴和耐心。我想,主要原因是你沒能走進孩子的內(nèi)心,你和孩子生話在兩個不同的世界里,多接近,多陪伴,試著多了解他的世界。
孩子不聽父母的話怎么教育
1、家長傾聽孩子不聽話的原因。很多時候,我們被孩子氣得咬牙切齒的時候,恨不得抓他來暴打一頓或者是大聲批評等,其實這些做法是錯誤的,只會讓孩子心里埋下埋怨的種子,越走越遠。當孩子不聽話的時候,家長要冷靜下來,問問孩子為什么不聽話?原因在哪里?或許有的時候我們誤會了孩子。
2、家長做孩子的好朋友。很多家長總會以命令式的口吻去命令孩子,有時候我們可以換另一種身份去跟孩子交流。其實,當孩子不聽話與我們對著干的時候,家長可以放下身份,以朋友的身份與孩子聊天,聽聽他的內(nèi)心感受,讓他暢所欲言。
3、家長可以與孩子共同閱讀書籍。家長可以在業(yè)余時間陪伴孩子共同閱讀,像一些小故事大道理、睡前故事、名人名傳等書籍,都有良好的教育意義,家長陪同孩子閱讀的過程中,既促進了親子感情,也能夠讓孩子學會更多的道理,這比家長千言萬語的嘮叨來得有效。
4、家長要表明自己的態(tài)度。當孩子做對了,家長是需要及時表揚的。當孩子不聽話做錯事的時候,家長也要及時表明自己的態(tài)度,讓孩子明白是非對錯,家長平日里雖然疼愛孩子,遇事是非對錯還是要講理的。
02-24 閱讀全文>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quán)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