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有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還是信奉“棍棒之下出孝子”的觀念,這樣長久下來,也就會對孩子的心理造成很大的傷害。而家長要做的就是學會科學教育孩子,不然孩子的負面情緒長久堆壓,也就會出現打孩子孩子還手的情況。
父母打孩子孩子還手怎么教育
1、拒絕武力式教育孩子
家長其實不能用武力來脅迫孩子按照自己的要求做,每當家長打孩子的時候,他都會感到受到威脅,產生恐懼心理,也因此積壓了擔心,焦慮,憤怒的情緒。
隨著孩子自我意識的增長,經常被打罵教育的孩子對大人就會產生逆反心理,并可能模仿成人的行為去用武力解決他的一些問題,甚至也就會出現父母打孩子,孩子還手的情況,而這都不是家長想要看到的。
2、正確看待孩子的所有行為
面對孩子的錯誤,家長要看清楚的是孩子持有的情緒和意圖,有時候孩子做錯事并不是因為壞,是想告訴家長:我需要關注。當他努力得不到關注時,孩子就改換另一種表達了,比如做錯事情可以被家長注意到。當然,這是一種假設,每個孩子的原因各有不同,家長需要去觀察和理解自己的孩子了。
3、父母要明白打孩子的危害
很多家長在遇到孩子犯錯時,頭腦一熱,也會以簡單粗暴的方式來解決問題。其實正確處理孩子事情的方式有很多,做父母的不就是在孩子無知的時候,耐心地教導孩子,讓他多方法多角度的去嘗試做正確的事。
所以,我們家長要先避免打孩子,這樣也就不會出現孩子還手的情況。我們就可以總結經驗教訓,多傾聽孩子心聲,讓孩子盡情表達,然后再采取合理的教育措施。
父母打孩子給他帶來的傷害
1、親子關系疏離:如果有一個經常打自己的父母,和他們的關系怎么能好起來,只能是越來越差。若是孩子媽媽的脾氣太多變,不高興就會打孩子,這就讓孩子特別沒有安全感。而媽媽經常打孩子,也會讓親子關系越來越疏離。
2、孩子對父母充滿恐懼:如果小時候孩子不能和父母建立親密關系,長大之后也不能很好的處理人際關系。孩子對父母充滿了恐懼,看到父母生氣就嚇得瑟瑟發抖,這樣的孩子不會有父母有親密關系,長大之后還是會活在被父母打的恐懼中,說不定還會以這樣的方式對待自己的孩子,形成惡性循環。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