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0
我們作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活的健康快樂,能夠有著自己的小世界,擁有一個快樂的童年,但是,由于孩子所處的生長環(huán)境不同,性格上也會有所差異,有的孩子落落大方,但有的孩子卻膽怯不自信。
孩子膽怯不自信是家長影響的嗎
其實,孩子膽小不自信,多半是受家庭教育的影響。有的家長在外人面前過分謙虛,當親戚朋友當面夸贊孩子時,父母出于禮貌和謙虛,嘴上不愿意承認自己孩子的優(yōu)秀,或是否定自己的孩子,抬高別人的孩子。有的家長則是過分追求完美,對于孩子要求過于嚴苛。
因此,日常生活中幾乎從來不表揚孩子。有的家長則是過分溺愛孩子,生活中所有的問題都第一時間幫孩子解決,把孩子保護的太好,導致在以后的學習和生活中,孩子遇到一點困難和考驗,便會縮手縮腳,膽小懦弱。
孩子膽怯不自信的原因有哪些
父母的過度嬌慣。孩子在家就是小皇帝、小公主,父母喜歡什么事都幫孩子做,不讓孩子插手除了學習之外的任何事情,但這樣也剝奪了孩子成長的機會,從小過著養(yǎng)尊處優(yōu)的生活,孩子受不了太大打擊,心理承受能力低,遇事就會找家長尋求幫助。
06-17 閱讀全文>
建議你,不要總是指責孩子,小孩子犯錯,做錯事這都是成長過程中難免的,作為家長要有耐心悉心指導,平心靜氣的給孩子講道理。另外,要多多鼓勵孩子,多參加一些活動。
孩子對自己沒有自信心家長怎么開導
1、父母應當調整好自己的心態(tài)。當下社會飛速發(fā)展,落在家長身上的壓力也越來越大,造成家長在對待孩子的教育大部份充滿著恐慌與焦慮。那么父母在教育孩子的前提下,心態(tài)需要平和,如果自己都是焦躁的,這樣的氛圍會直接影響到孩子。
2、要針對性對孩子進行鼓勵。既然父母已經意識到孩子失去自信,那么對孩子也是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我們在日常生活,千萬不是吝嗇自己那孩子的肯定。如果孩子在某方面有了進步或者做了一件成功的事,父母都可以進行表揚,讓孩子相信自己,自己是優(yōu)秀的,自己能行。這樣一來,孩子的心態(tài)慢慢被轉變過來,自信心也會被重新建立起來。
3、聽取孩子的意見,給予孩子更多的愛。真愛意味著接納,也意味著尊重與理解,那么聽聽孩子怎么說,比家長的獨斷專行更容易與孩子的心走在一起,讓孩子感受到我們是為他好的,是愛他的。
4、正確引導孩子。給孩子改下錯誤、克服困難的機會,幫助孩子恢復勇氣和信心。失敗乃成功之母,失敗與挫折是每個人成長道路上必然經歷,這本身并不可怕,我們應該積極對待,總結經驗與教訓,避免下次發(fā)生同樣的失敗。
11-11 閱讀全文>
家長一直打罵孩子會造成孩子的厭反情緒,孩子被打皮了,打就沒有作用了,會讓孩子變得叛逆,更加不好管教。而且一直打罵孩子會給孩子造成心里負擔,讓孩子失去信心,不愛溝通,造成性格內向。
家長打罵孩子會對孩子有什么影響
1、心理陰影。家長越是打罵指責,孩子就越是害怕父母,想要逃避,孩子的心理陰影也就在無形之中生成,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長的同時,也影響到孩子的將來。
2、暴力傾向。打罵孩子,孩子只會一時表面服從,心里反感,其至也學著以打罵對待別人。
3、影響成長發(fā)育。孩子的身體要經常被打到,對發(fā)育不好。身體分泌恐懼和害怕的因子,抑制有益因子。長期在恐懼情緒下長大的孩子,要比在和諧有愛的環(huán)境下成長的孩子,更容易生病。
4、扭曲性格。用這種方法,不但不能把孩子教育好,反而損傷孩子的自尊心,養(yǎng)成自卑、膽小、孤僻、撒謊等不正常的性格。膽小怕事、沒有自信心、做事沒有主見、情緒不穩(wěn)定、別人的感受不會很在意。也可能,膽大妄為。
10-18 閱讀全文>
家長首先應該做好示范,給孩子樹立一個良好的形象,讓孩子耳濡目染。其次家長要積極開導孩子,讓孩子做些事并表揚,讓孩子增加自信心。最后家長讓孩子多參加活動,多與人相處。
孩子不敢大聲說話沒有自信心家長該怎么辦
不敢大聲說話的孩子可能需要鼓勵和練習來提高他們的自信心和聲音。以下是一些建議:
1.建立信任:孩子需要感受到家人的支持和鼓勵,讓他們知道無論他們說什么,都會被接受和尊重。
2.逐步練習:讓孩子從小聲說話開始,然后逐漸增加音量,練習大聲說話。
3.正面反饋:當孩子大聲說話時,要及時給予正面反饋,贊揚他們的表現(xiàn),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08-23 閱讀全文>
有這么一類孩子,他們在外人面前總是表現(xiàn)得很膽小、不敢表現(xiàn)自己。比如,路上遇到同學會低著頭走過,假裝沒看到;上課時,老師提出的問題,自己知道答案卻不敢舉手回答,孩子這些表現(xiàn)是缺乏自信心。那么,面對孩子不自信家長該怎么引導呢?下面分享4個培養(yǎng)孩子自信心的方法!
孩子不自信家長該怎么引導
1、先共情,接納孩子暫時做不到
有些家長在看到孩子遇事退縮,不敢嘗試時,常常會有兩種極端的做法。一種是忍不住批評孩子:“笨死了!怎么這么沒用!”一種則是使勁地鼓勵孩子:“要相信自己,你一定能做到的!”
其實,這兩種方法對于孩子來說,都不能起到有效的作用。批評指責,只會使孩子的自尊受到更大的打擊;而空洞地鼓勵,只會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感受不被父母認可。
曾經聽朋友講過這么一個案例,小A是一個幼兒園的男生,在一次親子運動會上,有個活動,要求孩子獨立通過獨木橋。當其他小朋友在過獨木橋時,小A一直怯怯地躲在媽媽身后。
07-19 閱讀全文>
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都會遇到孩子不聽話的現(xiàn)象,不同的家長采取的教育方式也有所不同,有些家長比較有耐心,遇到問題的時候,家長會向孩子講明道理,但是有些家長情緒非常的不穩(wěn)定,經常會打罵孩子,對他們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
脾氣暴躁的家長對孩子的影響
1、使得孩子的情緒也變得不穩(wěn)定。古語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當孩子有一個情緒穩(wěn)定的父母時,孩子的情緒往往也會較為穩(wěn)定。而如果父母的情緒不穩(wěn)定,那么孩子也會習得這種不穩(wěn)定的情緒狀態(tài)。這源于人們都有的觀察學習的能力,孩子僅憑觀察父母的行為,就能習得父母的行為習慣。
2、缺乏安全感。父母脾氣暴躁會讓孩子處于恐懼、緊張之中,也不知道如何與父母建立信任,而長時間處于這種狀態(tài)會導致他們缺乏安全,從而形成懦弱又敏感的性格,不利于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全。
3、使得孩子變得順從、討好。當父母的情緒不穩(wěn)定,總是發(fā)脾氣、鬧別扭時,孩子就會不知所措。因為站在孩子的角度來看,他們并不理解為什么父母會發(fā)脾氣,于是他們就會覺得使自己做錯了事情。這樣的思考會讓他們逐漸變得迎合父母的情緒,以期達到取悅父母的效果。久而久之,家長脾氣暴躁,孩子也會變得順從、討好,甚至形成討好型人格。
4、缺乏自信。家長經常性的大吼大叫會使得孩子的自信心受挫,認為自己做什么都做不好。這樣的思想會進一步影響行為,做的事情也就越不好,進而陷入惡性循環(huán)。
12-27 閱讀全文>
隨著社會的進步,手機基本是人手一部,但是對于孩子來說,玩手機還是受限制,甚至是被禁止的行為,有些家長一看見孩子玩手機,就忍不住想發(fā)火,甚至有家長摔手機。這種行為不僅解決不了問題,還會給孩子心理帶來負面影響。
家長摔手機對孩子的影響
1、對孩子心理有打擊
從心理上來講,孩子天生在成長中的心理需求就是得到長輩認可。如果家長在孩子面前摔手機,這種情況下,孩子的第一感覺一定是不被認可,沒有得到父母的認可,這是對于孩子心理上有打擊的。
2、傷害孩子自尊
家長摔手機會傷害孩子的自尊。這個時候家長肯定是已經控制不止自己的脾氣了,還會怒罵孩子,那么孩子的心里肯定是難過加恐懼,對家長的信任會大打折扣,以后遇到問題導致孩子都不敢跟家長溝通。
12-18 閱讀全文>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