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都會遇到孩子不聽話的現象,不同的家長采取的教育方式也有所不同,有些家長比較有耐心,遇到問題的時候,家長會向孩子講明道理,但是有些家長情緒非常的不穩定,經常會打罵孩子,對他們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
脾氣暴躁的家長對孩子的影響
1、使得孩子的情緒也變得不穩定。古語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當孩子有一個情緒穩定的父母時,孩子的情緒往往也會較為穩定。而如果父母的情緒不穩定,那么孩子也會習得這種不穩定的情緒狀態。這源于人們都有的觀察學習的能力,孩子僅憑觀察父母的行為,就能習得父母的行為習慣。
2、缺乏安全感。父母脾氣暴躁會讓孩子處于恐懼、緊張之中,也不知道如何與父母建立信任,而長時間處于這種狀態會導致他們缺乏安全,從而形成懦弱又敏感的性格,不利于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全。
3、使得孩子變得順從、討好。當父母的情緒不穩定,總是發脾氣、鬧別扭時,孩子就會不知所措。因為站在孩子的角度來看,他們并不理解為什么父母會發脾氣,于是他們就會覺得使自己做錯了事情。這樣的思考會讓他們逐漸變得迎合父母的情緒,以期達到取悅父母的效果。久而久之,家長脾氣暴躁,孩子也會變得順從、討好,甚至形成討好型人格。
4、缺乏自信。家長經常性的大吼大叫會使得孩子的自信心受挫,認為自己做什么都做不好。這樣的思想會進一步影響行為,做的事情也就越不好,進而陷入惡性循環。
5、懦弱心理。如果長期處于被大吼大叫環境之中的孩子,在自信心受挫的情況下會影響其性格。在遇到問題和困難的時候,變得容易畏懼或是抗拒、退縮,性格變得懦弱。
脾氣暴躁的家長怎么辦
學會控制:家長脾氣不好需要學會控制,當自己想要發脾氣時,或者發脾氣時,可以多照照鏡子,看看鏡子里面的自己發脾氣時,是多么的難看。這樣自己就可能會慢慢的冷靜下來了。
用溝通代替發火:大多數家長發火是因為自己的教育方法出了錯,或者是對孩子有太高的期望,導致家長不懂得如何教育孩子,只知道去批評他們。與其不斷指責,家長不如用溝通來代替發火,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慮他們為什么這么做,而不是只關注結果。家長應多關注孩子內心的需求,與他們講道理,把孩子當成獨立的人來看待。
在教育孩子這條路上,我們總會面對很多難題,有不快樂的時候,但仔細回想一下,快樂的時候不是更多嗎?不管是為了自己,還是為了孩子,我們都要找到適合情緒發泄的方法,不要讓孩子來為我們的心情買單。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