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0
無論高中還是初中,或者是小學,只要是學生,之所以不主動學習,是因為在學習過程中體會不到被尊重,被接納,被認同的感覺,內心需求得不到滿足,覺得學習枯燥乏味,沒意思。那么媽媽該怎么教育不愛讀書的孩子呢?
媽媽該怎么教育不愛讀書的孩子?
1、與孩子并肩作戰。
有些家長看到孩子不愛蘇滬就會覺得非常著急,只顧著逼孩子埋頭學習,不給孩子任何娛樂的時間,但是,從來不考慮孩子學習成績差的真正原因。這些家長的做法非常不能讓孩子沉下心來好好學習,還會導致孩子更加討厭學習,對家長提出的要求陽奉陰違,想方設法跟家長對著干。
其實,不愛學習的孩子往往沒有掌握合理的學習方法,而且他們的學習基礎通常比較薄弱,隨著學習難度的提升,他們越好后學越困難。所以,家長要與孩子并肩作戰,從兩方面幫助孩子擺脫學習困境,一方面要跟孩子共同探討學習方法,比如:課前是否需要預習、課后是否需要復習、如何提高聽課效率等,并督促孩子把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落實到位;另一方面要督促孩子抓好基本功,比如:每天做一些口算練習、背一些英語單詞,尤其要引導孩子理解并熟記教科書上的知識點和運用知識點解題的方法,這樣做就能讓孩子穩扎穩打地提高學習成績,不再討厭學習。
2、給予孩子自信心。
03-28 閱讀全文>
最重要的就是平時多跟孩子溝通,了解孩子的真實想法之后,再進行正確的引導和教育,讓孩子了解到學習的重要性,慢慢的才會有改善。
對不愛讀書的孩子該怎么教育
1、對于比較小的孩子,父母可以一起讀一些有關上學的繪本故事,讓他們了解一下上學這件事是多么美好,講一些自己小時候讀書的樂趣,自然他們對上學就會有所期待和憧憬。也可以提前帶孩子去準備上學的學校參觀,這樣可以先熟悉環境,就比較容易接受去上學這件事。
2、當孩子表現出對上學很是抗拒時,家長切勿大聲呵斥和硬逼著去上學,這樣做只會適得其反,更會產生上學恐懼。剛開始幾天大人可以慢慢和孩子溝通,并且親自接送上學,這樣會有一個過渡期,等慢慢適應了,就鼓勵他們自己坐校車去上學,放學提前在家門口等孩子回來。
3、孩子不愿意上學,對上學恐懼,家長首先需要耐心對待,不要對其施加壓力和恐嚇。先了解恐懼上學的原因,然后根據問題找到解決的辦法。
4、學校學習競爭壓力大,如果學習成績落后于其他同學。適當的給予鼓勵,跟孩子商量報一些補習班,當學習有進步時,要及時給予表揚,讓孩子對自己有信心,而不是成績差就遭到排斥和冷落。
03-14 閱讀全文>
如果孩子不想上學,那么家長一定要透徹了解孩子不上學的原因,如果孩子是受人欺負或者怎樣而不想上學的,家長一定要勸導孩子,并幫助孩子解決問題,如果孩子真的學習不行,那么就讓孩子學一些技術,以后步入社會,可以有自己生存的方式,每個人都有各自要走的路,只要他不后悔。
高中生不愛讀書家長該怎么教育
1、合理安排好孩子的時間
高中生家長要讓孩子清楚一周內要做的事情,然后讓孩子自己制定一張作息時間表。在表上填上那些非做不可的事,如吃飯、睡覺、上課、娛樂等。
安排好這些時間之后,選定合適的、固定的時間用于學習,必須留出足夠的時間來完成正常的閱讀和課后作業。當然,學習不應該占據作息時間表上全部的空余時間,總得給休息、業余愛好、娛樂留出一些時間,這一點對學習很重要。
2、讓孩子認真做題
01-06 閱讀全文>
要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可以運用各種獎勵機制,比如贊揚孩子的學習成績、允許孩子做一些學習以外的活動、放心去參加學習活動,在安排學習任務時制定合理的計劃,激發孩子對學習的積極性,讓孩子真正享受學習的樂趣。
不愛讀書的孩子怎么教育
那要看,孩子是多大的孩子,上學上到了哪個階段的時候,出現了厭學的情緒了。
如果是小學階段,那么厭學的原因,很可能因為學習成績不好,遭到了同學們的嫌棄。小學階段,學習的主要方式是模仿,當孩子自己的學習成績好,被其他同學模仿了,成為模范了,也就會有更大的學習動力,反之,一開始的成績就不好的話,從,到同學,都會對孩子表現出一定的排斥,也就會讓孩子自己產生一定的厭學情緒。
如果是中學階段厭學,極大的可能是因為青春期的逆反心理導致的,這個時候,家長催得越緊,就越會導致厭學情緒的加重,這個時候更好的辦法是善加誘導,利用孩子自己的興趣來進行有效的引導,讓興趣成為激發學習的動力。
如果是大學階段出現了厭學情緒,那就是上學十幾年,上煩了,對課堂環境厭煩了。這個階段,最好的辦法是打工,讓孩子參與打工,讓孩子自己體會到,其實打工比上學更辛苦,上學是一件幸福的事。
08-10 閱讀全文>
當孩子在13歲的年齡段,出現了打媽媽的情況。那家長們務必要引起重視,要注意親子之間溝通出現的問題,還有就是自己教育孩子的方式是否正確,畢竟孩子這時已經處于叛逆期了,他們對于媽媽的話也并不是都會聽從的。
13歲孩子打媽媽應該怎么教育
1、學會尊重和信任孩子
青春期的13歲孩子,心理和生理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孩子渴望被成人的世界認同,渴望通過叛逆的行為來向世界宣告自己已經長大了。這個時候,父母需要做的就是去支持、肯定、信任孩子,和孩子處理好關系,孩子才有可能把自己的心里話說給父母,也就不會有打媽媽行為的出現。
2、學會平等地和孩子溝通
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堅持原則和態度,不妥協、不溺愛是很重要的,但平等地溝通同樣重要。當家長和孩子因為意見分歧有所爭執時,就要平等地和孩子溝通。如果是家長誤解孩子了,要主動地向孩子承認錯誤。
12-26 閱讀全文>
14歲正是叛逆期,最不好管教,小時候的壞毛病沒有重視起來,就會更加難教育。這個階段也是最容易和家長起沖突的時期,當出現了打媽媽的行為時,就要立即阻止,不能認為這只是一件小事。那么14歲孩子打媽媽應該怎么教育呢?
14歲孩子打媽媽應該怎么教育
1、善于傾聽孩子不良情緒
爸爸媽媽不要害怕孩子有負面情緒,日常生活中要密切關注他的思想變化。當孩子因為遇到有需求沒有得到滿足、做事總是不順心等問題,感到有壓力,出現負面急躁情緒的時候。要及時和孩子溝通思想,傾聽他的煩惱。
同時家長要學會幫助孩子泄壓,等到他心平氣和的時候再幫助他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2、引導孩子尊重媽媽
10-08 閱讀全文>
7歲孩子不愛刷牙洗臉,是非常不好的習慣,尤其是刷牙,孩子長期不刷牙就會得蛀牙,嚴重的話還要拔牙,所以作為家長一定要要告訴孩子不刷牙的后果,要幫助孩子養成講衛生的好習慣。
7歲孩子不愛刷牙洗臉應該怎么教育
幫助孩子獲得適當的“自主感”。例如父母可以讓孩子選擇使用什么圖案的杯子刷牙,或使用什么顏色的牙刷……適當的自主選擇,能幫助孩子提高動力。可是,為了避免“多則亂”或不必要的矛盾,建議爸媽們給孩子提供“二選一”的方案。
通過做游戲、唱歌這樣的方式,家長會把孩子不愛刷牙洗臉這件事情,變成孩子習慣做的事情,讓孩子擁有一個輕松有趣的完成日常任務的時間。
這樣的方式,雖然不太能夠引導孩子愛上刷牙洗臉這些事情,但是也起到了寓教于樂的效果,所以屬于所有計策中的“中策”。
這里還有一種下策,那就是用硬性的方式,來引導孩子完成一些小任務。不過家長先別急,這里的硬性方式可不是打罵,而是用一些小方法。
05-27 閱讀全文>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