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31
首先孩子出現這樣的現象肯定是有原因的,家里肯定有一個同樣暴力性格暴躁的家長,要想改變孩子需要自己改變,要不教育起孩子沒有說服力,他想要發脾氣的時候先不要理他,過后再和他聊天,不要總是講道理,他聽不進去的!就聊天的時候窺測一下他的想法,平時多溝通!
1、查明原因。問問孩子最近是不是有什么不順心的事,或者是不是在學校受了什么欺負,耐心細致的問,一定能問出個所以然的,畢竟,沒有孩子會喜歡無緣無故的使用暴力的。
2、講清是非。告訴他使用暴力是不對的,也是于事無補的,如果一時失手,還可能給自己和家庭帶來意想不到的麻煩。只要方式適當,他肯定會有冷靜的思考并慢慢接受的。
3、說清道理。給他講與人為善的好處與用處,暴力是解決不了問題的,只會激化矛盾,只有與人和諧相處,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才是正道,這樣不僅樹立了自己的良好形象,更會使自己處在一個身心愉悅的狀態之中。
4、真情感化。真正的關心一下孩子的學習、生活和內心世界,了解孩子是不是缺少溫暖和關愛才變得暴力,或是有什么難言之隱,這些問題解決了,孩子的暴力傾向自然會慢慢化解,直至消失。
5、以柔克剛。以自己的關愛,及與人的和諧相處,為孩子做示范,讓他明白,其實關愛、理解、寬容和智慧等等,往往比暴力更有力量,也更能長久,這樣,潛移默化的,他的暴力傾向就會慢慢轉化和消失掉的。
01-12 閱讀全文>
隨著社會的發展,孩子的成長環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大多孩子在家都被保護的很好,會以自我為中心,然后在跟別人玩耍的時候會出現打鬧的現象。一般無惡意的打鬧可以適當教育孩子,但如果孩子經常出現暴力行為,那么家長就要注意孩子的心理狀態,要及時糾正孩子的這種行為。
孩子出現暴力行為家長應該怎么辦
1、與孩子溝通
孩子出現暴力行為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由于長期的壓抑和不良的情緒積累導致的,也可能是因為家庭環境的不良影響。因此,家長應該與孩子保持良好的溝通,了解孩子的想法和情緒,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2、建立正確的家庭價值觀
家長應該引導孩子正確的價值觀,讓孩子知道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要讓孩子認識到暴力行為的危害性和不良后果,讓他們明白暴力不是解決問題的好方法。
12-27 閱讀全文>
家長都希望孩子是懂事聽話的,可是在他成長過程中會遇到很多狀況,如果孩子有暴力行為是最棘手的。想要讓他做出改變,家長一定要有所調整,要知道怎么去引導他才最有效果,不斷的弱化孩子的暴力行為。
孩子有暴力行為怎么辦
1、不要“以暴制暴”
如果孩子對家長動手了,這時候家長一定要冷靜下來,然后溫和處理。可以放孩子冷靜一會,讓大家都有一個緩和的“平靜期”,既讓他看到家長是如何處理生氣情緒的,讓他知道不是所有的生氣的方式都是大呼小叫,也可以是平靜的。
同時也需要給孩子思考的時間來消化他的情緒,等孩子發現沒有了發脾氣的理由,自然會冷靜下了。
2、表明底線
02-08 閱讀全文>
有些家長在教育孩子時非常溺愛,覺得他年齡還小,所以盡力滿足他的需求,這也導致孩子變得無法無天。當孩子進入青春期后就非常容易沖動,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緒總是對他人破口大罵,有嚴重的暴力傾向,寒了父母的心。
青春期孩子有暴力傾向怎么辦
首先,家長要運用恰當的方法和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溝通。青春期的孩子慢慢有了自己的秘密,通常把自己的東西鎖起來,有小想法藏在心里,甚至和家長有強烈的沖突。當孩子有強烈的情感表達的時候,家長要冷靜地聽,不要試圖壓制,這是一種沒有效果的做法。
要多關心愛護孩子,平時多過問孩子在生活、學習或交友中遇到什么問題,給予孩子一定的幫助、鼓勵或安慰。使孩子體會到父母的關愛,這種愛有利于孩子以愛待人。即使青春期孩子有暴力傾向,可能會因此而盡量控制住。
其次,給孩子適度的愛。爸媽對孩子不要盲目溺愛,特別是獨生子女家庭,對孩子百依百順,一切以他為中心,把孩子視為家庭中的“太陽”。實質上,父母對孩子太多的溺愛并不是一件好事,從小在溺愛中成長起來的孩子個性自私,沒有自己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對其成長是極為不利的。
最后,轉移注意力。當孩子有情緒不好的時候,家長要學會幫助他轉移注意力。孩子越小,情感越不穩定,注意力也越容易轉移。當發生不愉快時,要采用活動轉移法,讓他們在愉快的氛圍中宣泄內心的緊張。要有耐心,千萬不要訓斥指責,更不能動怒打罵。這樣既可以安撫孩子的情緒,而且可以由此轉移他的注意力。
04-16 閱讀全文>
人們常說孩子是希望的花朵,我們要好好呵護愛護他們。但隨著社會壓力和競爭的日益增加,越來越多的孩子出現傷害自己的行為,這不僅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還影響整個家庭的和睦。
孩子有傷害自己的行為怎么辦
1、耐心溝通
孩子的自傷行為往往是暗藏在心底的,這需要家長敏銳的觀察力和耐心的詢問。如果發現孩子出現了傷害自己的行為,家長不要驚慌失措,也不要責備和懲罰孩子,而是應該冷靜地和孩子談論。
2、尊重孩子的感受
孩子自傷通常是因為內心的痛苦和無助,孩子需要得到家長的支持和理解。當孩子主動向家長傾訴時,父母要認真傾聽并給予積極回應。如果孩子不愿意說話,家長可以表達自己的關心,并適當給予孩子鼓勵和溫暖。
12-06 閱讀全文>
孩子在心理上出現的問題,只會隨著時間的增加而日積月累。若是家長沒有及時對孩子進行疏導,也就會讓孩子走向不好的道路,家長需要找到這些出現的原因,然后幫助孩子進行解決,只要孩子的心理是健康的,孩子也就會逐漸形成健全的三觀,那么孩子有心理陰影應該怎么辦呢?
孩子有心理陰影應該怎么辦
1、心理疏導
其實心理疏導也可以減緩孩子對心理陰影的傷害。因為心理疏導是針對孩子心理恐懼的一種溫和的方法,對此家長就可以讓一些溫順的語言進入孩子的內心,使其孩子充滿勇敢,并且敢于面對有心理上面出現的陰影,這樣最終就會戰勝心理上面出現的問題,所以家長一定要慎重對待孩子心理上這樣的情況。
2、承認自己的行為的不妥
若是因為家長教育的問題,孩子對此產生心理陰影,那家長就要去給孩子承認自己的不妥。家長們總會說,孩子學習成績不好,但又總是沒有辦法改變,其實從某種角度上而言,也可能是孩子在原生家庭中,面對自己的問題,無意識的學會了逃避。
11-18 閱讀全文>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可能會有一些怪怪的行為,這時家長不要覺得奇怪,要試著多多了解孩子的耐心,讓孩子能夠正確表達,做家長的也可以給孩子正確示范,讓孩子能夠準確的了解其意,那么如果孩子有怪異行為怎么辦呢?
如果孩子有怪異行為怎么辦
1、適當陪伴孩子
孩子畢竟年齡比較小,對于他們來說,家長的陪伴就顯得至關重要。因為父母們在他們身邊能夠帶來更多地安全感,他們也覺得父母是自己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而且家長在空閑時間多陪伴孩子,也是可以幫助他們撫慰下心靈,及時幫助孩子消除這種行為的重要方式。
2、全面分析孩子的行為
10-31 閱讀全文>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