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5
自律是一種很好的行為方式,這是需要從小養成的。同時隨著年齡的增長,這個特征也會很明顯,在學習和生活中都能因此有很大的突破。家長想要培養孩子養成這樣的習慣,就不要怕麻煩,這將會讓他受益一生。那么家長怎樣培養孩子的自律呢?
家長怎樣培養孩子的自律
1、幫孩子找到感興趣的事
平日有些家長說自己給孩子做了很多計劃,還想盡法子盯,不過好像沒什么作用,還是不能使他自律。這是因為當孩子被逼著自控,自身沒有自覺性,是做不到真正自律的。
想想自己,在那些不自律的日子,有個很深的感受就是不懂自己熱愛什么。認識自我會帶來成功的機會,因為“認識自我”意味著找到自己感興趣的東西。這種興趣,會使一個人意識到抵制玩樂的誘惑,意識到把時間白白浪費掉很可惜。
2、幫助孩子認識和管理時間
12-02 閱讀全文>
這個年紀的孩子正處在一個無憂無慮的階段,同時也處在一個比較貪玩的時期,沒有自我約束的能力,但是沒有自律性的孩子往往難以獲得成功,那么作為家長,對于10歲孩子自律怎樣培養呢?
10歲孩子自律怎樣培養
1、適當的獎勵和懲罰
孩子學習努力可以獲得口頭表揚、物質獎勵和獎金,孩子學習不認真會受到批評和懲罰。所有人都懂得趨利避害,適當的獎勵和懲罰能夠讓孩子更快地學會自律。追求獎勵、避免被罰就是孩子學會自律的必經之路。
相比懲罰,表揚的適用范圍更加廣,尤其是孩子在新學某一事物時候。家長要修煉口頭表揚的能力,學會給孩子“畫大餅”,“戴高帽”,充分利用皮格馬利翁效應,把孩子培養成你心目中的孩子。
2、家長要有威嚴
11-26 閱讀全文>
自律即是一種自我控制的能力,但大多數孩子都是缺乏自控能力的。我們會經常發現孩子在看電視的時候一動不動,常常會忘記了寫作業,如果家長不提醒孩子,孩子可以看上一整天,那么孩子的自律性怎樣培養呢?
孩子的自律性怎樣培養
1、幫助孩子梳理規則意識
規則大于寵愛,寬容而不縱容,建立規則比說教更有效,父母可以與孩子約好時間玩玩具、一起制定逛超市買零食需要花費的額度、約好晚上入睡的時間等等,而不是孩子想要什么就給什么。
但父母要明白,在給孩子制定規則時,要避免單向硬性的規定,而是與孩子雙向互動,一起定規則對孩子形成自律意識才更有效果。
2、培養孩子堅持的意志
09-16 閱讀全文>
作為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成為一個優秀的人,但孩子能成為什么樣的人,和家長的教育是分不開的,好的教育是孩子成才,錯誤的教育也會影響孩子的發展,那么家長怎樣培養和教育孩子呢?
家長怎樣培養和教育孩子
1、父母培養孩子一定要因材施教
家長在培養和教育孩子的時候,由于每個孩子的自身情況和生長環境都各不相同,造就了每個孩子有不同的性格以及心理。因此父母教育培養孩子的時候,一定要充分了解孩子是什么樣的性格。
2、和孩子做朋友,不采取過激行為
正確地教育孩子就要放下姿態,主動和孩子做朋友,而不是一直表現得高高在上。家長要經常與孩子進行深入、親密的交談,傳遞出自己對孩子的愛。
08-08 閱讀全文>
孩子的自信心會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如果周圍的人一直鼓勵他們做某件事情,孩子是會一直堅持下去的,反之他們將不會有很好的自信心,也不會完成自己的事情。所以家長要多鼓勵自己的孩子,讓他們堅持做好自己能完成的事情。
家長怎樣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1、每一個孩子都是不同的,因為種種原因影響,所以他們的生長和發育也是存在差異的,家長應該包容這種差異,并且要適當引導和幫助孩子,這樣才能讓孩子更加有自信,才能成長得更好。反之如果父母不理解這種差異,還經常將自己的孩子與他人作比較,是會嚴重挫傷他們自信心的。
2、引導孩子接納認可自己。父母應該在他們成長的過程中,不斷引導他們接納認可自己,培養他們的“自我肯定”意識,讓他們慢慢建立自信,認可自己的價值。父母要知道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優勢,在生活中要多鼓勵他們的優點,讓他們不斷把自己的優勢擴大,鼓勵孩子多多去嘗試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在其他領域也可以突破自己。
3、少去干涉。家長應鼓勵他們主動交朋友,但不必對他們的交往過多干涉。有的孩子會覺得和同齡人玩無趣,喜歡跟大點的孩子玩,有的孩子跟大孩子一起玩會有挫敗感,覺得自己能力不如人。所以要看他們的實際情況,不能以自己的喜好強行篩選他們的朋友圈。
4、培養孩子成長型思維。當他們不敢做某事或做不好某件事時,不少父母會將其歸因為他們能力、品德問題。比如有些家長會說他們做不好,是因為太笨、太懶。這會導致他們認為,自己天生比較笨,從而不愿意去嘗試。其實這時家長正確的做法是,讓他們知道沒有人天生就會做好某件事,都是需要一個學習的過程。
04-06 閱讀全文>
許多家長可能對培養孩子的人際交往,跟孩子的學習成長究竟有什么關系很好奇。其實生活中已經有很多例子表明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越強,他們能夠表現出來的協作能力、溝通能力,其實也會更強。
當我們能和老師、同學獲得更好溝通,擁有一個好人緣,我們就不會因為社交問題而擔憂,甚至能因為良好的人際關系獲得許多答疑解惑的機會,自然學習成長的更快。那么家長怎樣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呢?
家長怎樣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
1.豐富的環境,是培養孩子人際交往能力的最好的刺激
想要培養孩子社交能力,最關鍵的一定是對外界真實的人們進行接觸。只要我們能夠幫助孩子去獲得一個豐富的環境,就能刺激孩子不斷去結交朋友。
比較基礎的方法就是幫助孩子去走出家門,去到公園、商場等地,讓孩子能主動和陌生人去進行一定的接觸,讓他們對于整個社會有一個基本的接觸家長的示范,是孩子們社交技能的第一堂啟蒙課
03-17 閱讀全文>
元旦過去,意味著家里的“熊孩子”們又要放寒假了,這個時候大部分孩子都想徹徹底底的玩個夠,但是如果讓孩子痛痛快快的玩一個月,可能等他們開學的時候就沒有辦法收心,那么作為家長的我們,在假期里家長應該怎樣培養孩子呢?
假期里家長應該怎樣培養孩子
1、多讀書提升個人修養
寒假不能總是在玩樂中度過,還需要合理分配時間來學習。孩子們需要在寒假多讀書,多看報,不斷充實自己,用知識武裝自己的大腦。讀一些優秀的科普讀物、中外名著以及一些美文對于孩子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以及價值觀都是有很大的幫助的。此外,孩子在讀書的過程中還需要做一些讀書筆記,把書中好的句子、詞語摘抄下來,寫好自己的讀后感。
2、放手讓孩子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培養孩子的抗挫能力,首先要讓孩子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讓孩子去體驗做事情的過程是輕松的,是困難的,家長的一次次放手等于孩子的一次次鍛煉。放手讓孩子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時,家長不要在一旁瞎指揮,瞎幫忙,既然放手了就放心的讓孩子去做,在家長“保護傘”下成長的孩子,是永遠不會長大的,抗挫能力也是比較差的。
01-10 閱讀全文>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