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0
8歲孩子問話不回答,孩子不回答大人的問題有的是孩子太膽小,內向,有的是孩子覺得自己作的事情是對的,不同意大人的想法,在跟家長慪氣,不管怎樣,家長在面對孩子不回答問題時都要科學引導。
8歲孩子問話不回答怎么辦
對于情緒原因導致的“金口難開”,家長要允許孩子出現這樣的例外。但事后可以跟孩子講清楚禮貌的重要性,讓孩子學會不做情緒的小俘虜。帶孩子會客前也要做好防范工作,比如,不在路上批評孩子,以免孩子不開心而拒絕與他人互動。
在平時給孩子提供寬容、鼓勵的社交環境,什么是“寬容、鼓勵的社交環境”,那就是另外一個關于選擇“按鍵”的場景了:選對了給個大獎勵;選錯了,給個小獎勵;不選,沒有獎勵也沒有懲罰。只有在這樣的選擇場景下,才會激勵孩子不斷地敢于去說話去試錯。
8歲小孩子有時候也會發一個小脾氣,當他們進入叛逆期時,就有意和家長作對,你越問他什么,他越不回答,看家長著急了,他們還會怪怪的一笑,好像是自己勝利了。其實他們也沒有什么用意,只是叛逆期的一種表現。家長可以在他情緒轉好時再和他溝通。
家長不妨放低自己的期待,孩子不回答陌生人的問話時不強求孩子,而是允許孩子以自己特有的方式表示自己的友好,比如微笑、點頭致意等。
05-28 閱讀全文>
很多孩子都有這樣的情況:陌生人問話他都會躲在家長身后或者低頭不回答,這其實孩子性格內向的一種表現。當我們遇見這樣的問題之后應該及時對孩子進行引導,以免孩子的性格對孩子將來的生活有過多的影響。那么孩子別人問話不回答怎么辦呢?
孩子別人問話不回答怎么辦
1、家長要避免過分溺愛孩子
溺愛容易使孩子形成過分依賴、倔強、適應能力差的壞習慣,特別是獨生子女,老人常常過度保護,缺乏與小朋友交往的機會,加上老人對孩子有求必應,使孩子很難融入集體環境中去。
2、 話不在多,在于精
孩子說話,不在于喋喋不休無意義的說話,而是在于有意義的溝通,所以話多不是我們的目的,有意義的話才是我們的目標。
08-31 閱讀全文>
總是會有些孩子在上課期間,尤其是老師提問的時候,害怕回答老師的問題,并且還低著頭,唯恐害怕老師能夠看到自己,其實這需要家長去鍛煉孩子的勇氣和膽量,讓孩子也喜歡上老師,就不會再那么害怕,那么當孩子上課不回答老師問題怎么辦呢?
孩子上課不回答老師問題怎么辦
1、幫孩子找到原因
孩子在課堂上總是不愛回答問題,不喜歡舉手,一定有他的原因。家長通過老師了解這件事以后,先不要著急,首先要幫孩子分析原因。
這時還是建議家長和孩子聊一聊,家長要知道孩子的內心想法,是孩子不敢在課堂上發言,還是孩子不會回答問題?只有找到孩子在課堂上不愛回答問題的原因后,才能幫助孩子解決問題。
2、讓老師多提問和鼓勵自己的孩子
11-04 閱讀全文>
大人問話孩子不回答,對家長的問話愛答不理,的確有的孩子會這樣,往往就是孩子這樣的態度讓家長很是抓狂,一些家長在對待孩子這樣的問題時只是不知道孩子這樣做的原因,不知道孩子的想法才會覺得難解決。
大人問話孩子不回答怎么回事
小孩嘛主要是誘導,要有耐心的開導,他喜歡接話就談些有關學習的話,他不懂就會問了,然后多夸他讓他有興趣就好了。
那就是慣出來的毛病,找點孩子喜歡的電視,玩具逗孩子,孩子或笑,或哭,1小時后立馬正常了,也就不和大人們賭氣,撒嬌了。
對于大人問話孩子不回答的情況,父母可以回想一下,平時孩子和自己溝通,總是會出現不歡而散的結局,孩子滿臉委屈想要和父母去說今天的事情,比如在學校里受到了某個同學的欺負,或者是又有哪個同學不理自己。
每一次他們都希望得到父母的支持,可是家長回答的同時,讓寶貝從自己的身上找問題。
05-30 閱讀全文>
18歲正是孩子處在青春叛逆期的時候,家長要跟孩子先溝通,耐心的勸導孩子,如果不及時引導孩子叛逆期夜不歸宿的壞習慣,也許會產生不好的后果,所以18歲孩子晚上不回家,家長一定要引導教育孩子。
18歲孩子晚上不回家怎么辦
要多進行開導。溝通很重要。但是不能強制執行。因為這么大的孩子,你越是強制的越會反彈。要跟他多講在外面的危害性。社會的復雜性。還有人際關系的復雜。
多給他舉例社會的危害性。要告訴他夜不歸宿的后果自己承擔。疏通開導。讓他慢慢的走上正軌。
父母要調整自己的心理狀態,培養他們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培養他們的價值觀;到了青少年時期,要想管好他們就很困難了,家長要用自己的經驗去指導他們,讓他們自己去做,讓他們自己去說,然后要讓他們有責任心。
家長們不能以強硬的姿態來看待問題,要讓他們意識到問題的產生和后果有關,他(她)應該承擔自己的義務。
05-27 閱讀全文>
孩子上課不回答問題怎么辦?很多不回答問題的孩子,在家里也不喜歡說話。父母就應該鼓勵他多開口,無論說什么,父母都應該表揚他,讓他把心里話說完。千萬不可以粗暴批評自己的孩子,這會讓孩子以為,只要自己不開口,什么災難也不會發生。
孩子上課不回答問題怎么辦?
一、鼓勵孩子在家里回答問題。
很多不。回答問題的孩子,在家里也較為沉默,不喜歡說話。對此,父母應該鼓勵他們多開口,無論孩子說的好與壞、對與錯,都應該讓他把話說完,并給予表揚,然后再幫助孩子正確地分析他的想法。注意千萬不可以粗暴地批評孩子,這會讓孩子認為自己說多了就會挨罵,還不如不說,或者以為只要自己不開口,什么“災難”也不會發生。
此外,平常在家里的時候,父母可以和孩子共同學習,多給孩子提一些問題,鼓勵孩子回答,讓孩子勇敢地表達出自己的想法。當孩子在家里養成了回答問題的習慣時,到了學校就能自然而然的把手舉起來,踴躍發言。
如果孩子擔心自己上課回答問題時,答錯了會讓同學笑話,父母就應該耐心地對孩子講,答錯的好處就是可以讓他把知識記得更牢。他不回答就不知道自己的錯誤,到考試的時候還是容易犯錯,成績就會不理想,那時同學會更加笑話他。另外,即使課堂上同學們笑話他,只要他積極回答問題,取得更好的成績,最后肯定不會有人再笑話他。
02-21 閱讀全文>
可以多些耐心和時間,慢慢的跟孩子好好的談談聊聊,學會傾聽他的心聲,然后再找到根本原因再去解決基本問題,家長一定要多些耐心,正確的去引導和教育孩子。
8歲孩子怎么說都不聽怎么辦
在孩子出現不聽話時,不建議家長直接訓斥或強硬要求孩子完成某事,而是需要改善溝通方式,嘗試以理性和耐心來理解和引導孩子。
8歲的孩子已經能夠清楚地表達內心的想法,如果此時家長不能善于傾聽,可能會使孩子產生抵觸心理,導致孩子以后可能也不愿意把想法說出來,形成惡性循環。
家長需要盡量相信孩子的天性善良、正直,并要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當孩子做得好時,應給予充分的鼓勵。同時,8歲的孩子自我情緒控制能力相對較弱,需要家長多進行包容,以免孩子產生叛逆心理。
8歲的孩子已經逐漸建立起自己判斷是非的觀念,并且自我意識開始加強。家長可以開始站在與孩子平等的層面上制定規則,讓他們了解到遵守規則所帶來的益處,從而有助于規范他們的行為。
04-27 閱讀全文>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