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很多孩子都有這樣的情況:陌生人問話他都會躲在家長身后或者低頭不回答,這其實孩子性格內向的一種表現。當我們遇見這樣的問題之后應該及時對孩子進行引導,以免孩子的性格對孩子將來的生活有過多的影響。那么孩子別人問話不回答怎么辦呢?
孩子別人問話不回答怎么辦
1、家長要避免過分溺愛孩子
溺愛容易使孩子形成過分依賴、倔強、適應能力差的壞習慣,特別是獨生子女,老人常常過度保護,缺乏與小朋友交往的機會,加上老人對孩子有求必應,使孩子很難融入集體環境中去。
2、 話不在多,在于精
孩子說話,不在于喋喋不休無意義的說話,而是在于有意義的溝通,所以話多不是我們的目的,有意義的話才是我們的目標。
十句無意義的自言自語,不如一句有意義的溝通。我們要把溝通放在第一位,時刻記住溝通的重要性。在吃飯、出游、坐車的時候,我們家長之間可以進行陳述性的溝通,孩子經常會主動加入進來,盡管孩子可能只說一句,但是這是有意義的溝通,是我們追求的目標,所有的要點,就是多使用陳述性語言。
3、在平時給孩子提供寬容、鼓勵的社交環境
什么是“寬容、鼓勵的社交環境”,那就是另外一個關于選擇“按鍵”的場景了:選對了給個大獎勵;選錯了,給個小獎勵;不選,沒有獎勵也沒有懲罰。
只有在這樣的選擇場景下,才會激勵孩子不斷地敢于去說話去試錯。其實無論孩子把問題回答成什么樣,對面都會有友善的回應在等著他。在這樣的環境下,無論孩子是內向還是外向,都很自信且敢說話。
4、家長回家后可以問清楚孩子原因
你可以默默地問你的孩子,你覺得和你的小伙伴說話舒服嗎?而不是孩子別人問話不回答到底是為什么?如果你用后者來問你的孩子,孩子可能會覺得有點不舒服。用一些簡單的話語來鼓勵讓孩子逐漸接觸越來越多的陌生人,可以幫助孩子邁出大膽交流的一大步。
5、家長要帶孩子參加群體活動
如打球、跳舞、滑雪、玩游戲,找到孩子喜歡的活動,以玩為目的讓孩子參與。群體活動中,孩子自然會與其他孩子交往,表達自己。如果能把孩子喜歡的某項活動,培養到超越同齡朋友就更好了。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