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作為家長,都非常關心孩子的成長問題,關心孩子的身體健康以及學習成績,但是往往卻忽略了孩子的心理需求,由于長時間忙于工作,導致孩子缺少陪伴,心理上變的扭曲,那么家長該怎么做呢?
孩子心理問題產生的原因
一、獨生子女生活空間窄。獨生子女由于家長過度維護,接觸到同齡人的機會較少,身心得到練習的機會較少,加上家長缺少相關的兒童心理衛生常識,對孩子的心理問題視若無睹,或不知怎樣正確引導孩子。
二、科技快速發展,兒童每天花在電腦、電視、影碟機上的時間越來越多。過度沉溺于恐怖片、武俠片、電腦游戲,可導致其注意力不集中、變得不切實際,還可導致一些顯著的缺陷,如浮躁、吃醋、頑固和狹隘等。嚴峻者可能發生幻覺,精神異常。
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家長對兒童的期望值越來越高。他們往往不考慮孩子的個體差異,讓孩子不停地學習琴棋書畫等各種技能,使兒童身心負擔過重,發生厭煩心理,導致對任何事物都失掉喜愛、興趣。
四、父母下崗給孩子形成心理壓力。在許多孩子眼里下崗是不光彩的事。他們不愿意讓同學知道,體現得坐立不安、嚴峻自卑;另一方面,經濟情況的驟變,由日子涉及到孩子心理,給孩子帶來不穩定和不安全的心境。
06-29 閱讀全文>
孩子們的學業壓力越來越大,家長的焦慮也日趨高漲。家庭給到孩子成長的環境,距離青少年成長的需求愈加遙遠。形成潛意識里的成長焦慮,越壓越多。
青少年心理問題產生的原因
一、原生家庭的影響
俗話說,孩子就是家長的影子,原生家庭的環境及教育會影響到孩子的一生。
1、家庭環境(父母感情)是否和諧
學校里只要是有問題的學生,90%的都是他的家庭環境不和諧,父母離異、或者父母經常吵架等等。
12-31 閱讀全文>
孩子和孩子之間是有差距的,孩子們生活的環境也是不同的,所以孩子出現叛逆心理的原因是不同的。因此,為了更加方便家長對自家逆反的孩子進行教育,今天我們就對孩子逆反心理產生的九個原因進行具體的分析吧。
孩子逆反心理產生的九個原因
1、父母和孩子缺乏雙向溝通,產生思想矛盾。隨著孩子的成長,他們的獨立意識越來越強,要求他們有自己的處事方式,不想被控制太多。而有些父母出于對孩子的保護,為孩子做了一切,導致孩子渴望獨立和父母不恰當的善良之間產生了思想沖突和矛盾。
2、過于苛責孩子的好奇心。世界對于孩子們來說神秘而美好,他們探索心理很強,好奇心重,什么東西都要摸摸、碰碰、偶爾還會闖禍會大人惱羞成怒。大人們不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有時容易不分青紅皂白地苛責、打罵孩子,輕則限制行動,重則訓斥、體罰。
勢必會引起孩子的反感。類似情形,理智的家長這樣處理:你們想知道的事情,我們也很好奇,如果你告訴爸爸媽媽,我們會設法幫你解答。這樣既安撫了孩子的好奇心也讓他曉得不少道理。
3、孩子對家庭和父母不滿意。尤其當父母感情不和使得孩子心理發生障礙時,孩子往往以逆反行為來表示自己的不滿。還有,常因父母沒有榜樣作用而使孩子感到沒有精神支柱而苦惱時,也會以逆反情緒作為發泄。
08-16 閱讀全文>
有些家長只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卻忽視了孩子其他方面的照顧,當孩子遭遇一些問題和挫折的時候沒有及時的引導,負面情緒長期積壓在心中就會造成心理問題,對于他們的學習和生活都會造成很大的負面影響,因此請各位家長務必提起重視。
學生心理問題產生的原因
1、父母因忙于事業,大多無暇顧及他們,有些孩子就會形成內向孤僻的性格,不愿與老師同學談心里話,把自己的心理封閉起來。這些孩子在優越的環境中長大,從未吃過苦、受過挫折,在日常的學業或生活中如果碰到不順心的事,心中的苦悶沒辦法得到排解,就會處于焦慮的狀態。
2、背景、生活習慣、個性各不相同的學生被隨機安排住在一個宿舍里,如果不善于調節和包容照顧彼此,問題就會越來越多。有些宿舍鬧分裂、拉幫結派,最后弄得人心渙散。個別學生被其余舍友排斥,無法再居住下去。
3、家長在日常生活上的包辦代替。為了滿足家長們對孩子的愛欲,除了把希望全部寄托在孩子身上外,從物質上千方百計地投入,卻不很少從心理和精神上投入時間和精力,同孩子交流溝通。
4、對于學困生來說,在學習上,他們無疑是一群落伍之雁。但是他們也有自尊,也怕難為情,也希望自己的成績一天天好起來。于是,在學習上出現了種種焦慮情形。他們比別人更擔心學習,在學習成績不好時總是提心吊膽。
02-18 閱讀全文>
孩子之所以出現厭學,大部分原因是因為父母的教育問題。當父母發現孩子厭學時,只一味的去教育孩子,持續的給孩子施壓,最終會導致孩子厭學情緒的爆發。孩子在學習上和父母會產生沖突,最后導致孩子學習狀態越來越不好,情緒越來越不穩定,厭學情緒就會越來越嚴重。
小學生厭學心理產生的原因
1、孩子學習中遇到困難了,不能夠自主解決
畏難情緒,讓孩子產生逃避心理,這時要想辦法幫助孩子克服困難,增加自信心。
2、被老師批評了
有部分孩子會因為被老師批評,久久走不出自身情緒,需要家長及時疏導。
03-22 閱讀全文>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正處于青春發育期,有極強的自尊心,有自己的想法,同時他們又處于比較迷惘的階段,有時家長說兩句就愛哭是正常的,這個階段的孩子心里比較脆弱,家長要注意和他們的溝通方式。
孩子16歲一說就哭的心理原因
1、性格因素:有些孩子可能天生比較敏感,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對于父母的批評或者意見,可能會過于在意而出現哭的情況。
2、抗壓能力弱:如果孩子長期生活在父母過于嚴厲的教育環境下,可能會導致孩子的心理抗壓能力較弱。在這種情況下,一旦受到挫折或受到批評,就會感到無法承受而出現哭泣。
3、缺乏安全感:父母過于嚴厲或者家庭關系不和諧可能會導致孩子缺乏安全感。在這種情況下,孩子可能會通過哭泣來表達自己的不安和尋求幫助。
4、語言理解能力有限:孩子可能無法理解某些復雜的指令或批評,尤其是在學習新技能或面對挑戰時,他們可能會因為無法理解而感到困惑和沮喪,從而哭泣。
03-07 閱讀全文>
孩子怕媽媽生氣是一種恐懼心理。因為媽媽是小孩最親近的人,小孩會對媽媽的情緒變化非常敏感,如果媽媽生氣了,小孩會感到害怕和不安。
孩子怕媽媽生氣是心理問題嗎
首先我們要知道【每個孩子都會做“錯”事】,孩子小對很多事情沒有對于錯之分,在孩子懵懂期家長引導就是很關鍵的了。您提出的這個問題一分析這位孩子就沒少因為做錯事情而挨說,所以孩子才會害怕,做錯事情擔心家長生氣。
其次孩子害怕做錯事情,害怕父母生氣。會給孩子心里上造成不小的問題,還會引發性格上的膽小怕事不自信自卑等情況。
所以家長在孩子啟蒙期就應該告訴孩子大膽去做,做錯了不怕,有過這一次孩子就知道下一次怎么做是對的了,家長好好引導耐心和孩子訴說怎么樣是對的,但孩子做錯也不怕,有過錯的才知道對的應該怎么去做。
這樣孩子既不會害怕做錯事而不去做,又了解了應該怎么去做。爸爸媽媽們耐心引導孩子成為積極陽光向上的孩子吧。每個孩子都是一張小白紙,您給她什么她就能寫出什么,在孩子引導上爸媽很關鍵。
02-25 閱讀全文>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