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們的學業壓力越來越大,家長的焦慮也日趨高漲。家庭給到孩子成長的環境,距離青少年成長的需求愈加遙遠。形成潛意識里的成長焦慮,越壓越多。
青少年心理問題產生的原因
一、原生家庭的影響
俗話說,孩子就是家長的影子,原生家庭的環境及教育會影響到孩子的一生。
1、家庭環境(父母感情)是否和諧
學校里只要是有問題的學生,90%的都是他的家庭環境不和諧,父母離異、或者父母經常吵架等等。
2、家庭教育失衡
家庭教育失衡則表現在過度溺愛或過度管制。
俗話說,做什么事情都要有個度,過度了可能就會適得其反。孩子該寵就得寵,但要有原則;該管也得管,但得把握好分寸。所以在家庭教育中一定要賞罰分明,“寵管有度”!
二、功課壓力及成績壓力
雖然現在都在倡導素質教育,但是實踐起來真的很難,不管是來自社會的,學校的,甚至是父母的壓力,而且大家都非常認可一句話“知識改變命運”,所以學生在中學生階段可能就會出現“喘不動氣”的反應。
進了初中階段,功課就開始變多,學生課余娛樂時間就會縮短一半甚至更多,睡眠時間也會減少,這個時期學生不管在精神壓力方面或者是身體健康方面都會有點吃不消,時間久了就會出現所謂的厭學甚至是抑郁癥。
甚至有些學生還要承受來自老師、父母的成績壓力,必須要考前幾名等等,孩子承受不了,就會走彎路。對于學習這方面,我的見解是,不是所有的孩子努力學習就會考第一,只要孩子認真努力,不負年華就夠了,俗話說行行出狀元,最主要的是培養孩子吃苦耐勞的學習品質。
青少年心理特點
1、自我意識增強:青少年時期,個體開始形成自我認知,對自己的能力、性格、價值觀等有更清晰的認識。這使得他們更加關注自己的內心世界,容易產生自卑、焦慮等負面情緒。
2、情緒波動較大:青少年正處于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身體和心理都在發生著劇變,這使得他們的情緒波動較大,容易出現情緒失控、抑郁等癥狀。
3、社交需求強烈:青少年時期,個體開始逐漸融入社會,對人際關系的需求逐漸增強。他們渴望得到同齡人的認可和尊重,但又容易受到同伴壓力的影響,導致心理問題。
4、思維逐漸抽象:青少年時期,個體的思維能力逐漸從具體形象向抽象邏輯發展,這使得他們在面對問題時,更容易陷入過度思考、消極推理等不良思維模式。
青少年心理如何疏導
1、傾聽與理解
青少年常常感到被誤解或忽視,因此,傾聽和理解是建立互信的重要基礎。首要任務是主動傾聽他們的言語和情感,而不僅僅是聽到他們說話。當青少年表達他們的想法和情感時,不要打斷或批評,而是給予他們充分的時間和空間,以便他們能夠自由表達。通過傾聽,您可以更好地了解他們的需求和挑戰,從而提供更有針對性的支持。
2、提供積極反饋
積極反饋是青少年心理疏導五步法的另一關鍵因素。當他們面對成功或困難時,及時給予積極的鼓勵和認可,可以提高他們的自尊和自信。積極反饋不僅包括口頭的贊美,還可以通過行為來體現,比如給予物質獎勵或幫助解決問題。這種支持可以增強他們的積極情感,幫助他們更好地應對生活中的壓力和挑戰。
3、促進情感表達
青少年常常面臨復雜的情感,但不一定知道如何表達或處理它們。在這種情況下,家長和教育者可以幫助他們找到適當的方式來表達情感,比如通過繪畫、寫作、音樂或體育活動。鼓勵他們建立情感日記或與您分享他們的感受,這有助于釋放情感,減輕內心的壓力。重要的是,要尊重他們的隱私,不迫使他們透露更多信息,而是讓他們自愿分享。
4、教授問題解決技巧
在青少年生活中,問題和挑戰是不可避免的。教授他們問題解決技巧可以幫助他們更好地應對困難,提高自信和獨立性。首先,幫助他們識別問題的本質,然后一起制定解決方案的計劃。鼓勵他們思考不同的解決方案,并評估每種方案的利弊。最后,協助他們實施并跟蹤解決方案的進展。通過這個過程,他們將學會面對挑戰時更加自信和有條理。
5、建立支持網絡
社會支持是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關鍵。鼓勵他們建立健康的人際關系,與朋友、家人或其他信任的成年人分享他們的感受和問題。同時,教育他們分辨健康關系和有害關系,學會設定邊界,拒絕負面影響。建議他們積極參與社交活動,以擴大社交圈子,增加支持網絡的多樣性。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