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庭里都需要老人來幫忙帶孩子,畢竟父母兩人都需要工作,陪孩子的時間相對較少。但是這樣的家庭分配也會出現一些問題,比如老人長期帶孩子,會導致寶寶和奶奶親不和媽媽親,這會讓很多媽媽感到很受傷。面對這種情況,媽媽們該怎么處理呢?
寶寶和奶奶親不和媽媽親怎么辦
1、常陪寶寶睡覺
寶寶出生后對媽媽的聲音、味道很敏感,在媽媽周圍能感覺到胎兒時期熟悉的氣息,幫助他們獲得安全感。尤其是在晚上睡覺,是心理防線最低的時候,在媽媽身邊能夠充分消除寶寶內心的不安與恐懼。讓寶寶多和媽媽睡覺,能有效改善寶寶和奶奶親不和媽媽親的情況。
2、多寶寶互動
良好的依戀關系是發生在嬰兒和經常與之接觸、關系最密切的成人之間,是在嬰兒和成人相互交往過程中逐漸建立起來的互動關系。孩子和母親的聯結是與生俱來的,媽媽通過身體接觸、情感交流、及時回應與寶寶建立依戀關系。但是這種關系一旦被其他人代替,孩子的情感依戀就會有所轉移。誰照顧得越多,付出得越多,孩子自然會和誰有更加親密的聯系。
3、不要讓奶奶全權撫養
如果父母不努力走進孩子的內心,就永遠無法與孩子建立聯結,也很難教育好孩子。簡單來說,如果孩子和你不親,很多教育都是無效的。有的父母因為要外出工作等原因,無法常陪孩子睡覺等,建議?;丶铱纯春⒆樱嗪秃⒆酉嗵?,多聽聽孩子的心聲和需求,不要讓老人全權撫養。
寶寶和奶奶親不和媽媽親的原因
1、媽媽工作忙
媽媽由于工作忙,每天陪伴寶寶的時間有限,而給寶寶穿衣吃飯的任務都會由奶奶來完成。奶奶每天喂寶寶吃飯,陪著寶寶玩耍,她就會成為寶寶最熟悉的人,自然就會出現寶寶和奶奶親不和媽媽親的現象。所以媽媽平時工作忙的話,在下班之后或者周末要多抽時間陪著寶寶,給他穿衣服,喂他吃飯,這樣寶寶就會逐漸和媽媽親近的。
2、老人溺愛孩子
我們常說隔代親,那是因為奶奶會更加溺愛寶寶。平時照顧寶寶的時候,只要他想做的事情,奶奶都會盡量滿足,只要寶寶一哭,奶奶就立刻心軟,然后寶寶就心機得逞了。如果家里老人溺愛寶寶的話,媽媽看到一定要阻止,不然他長大養成壞習慣會很難改掉。
3、教育方式嚴厲
相對來說,媽媽在教育寶寶的時候會更加有原則。如果寶寶做錯事的話媽媽會立刻阻止并且批評他,哭鬧在媽媽這里是沒有用的。對于寶寶來說,只要做事情不合他的心意,在他的眼里就都是“壞人”,他自然就會疏遠。平時媽媽在教育他的時候一定要采用相對溫和的方式,寶寶如果記恨媽媽的話,會讓他形成心結,然后會出現寶寶和奶奶親不和媽媽親的情況。
老人帶孩子的弊端有哪些
一、語言能力
老人帶孩子的最大一個問題就是孩子的語言能力相對較弱,這往往和老人退休在家和社會脫軌有關。他們本身都是需要和人溝通交流的,而孩子還小,更需要豐富語言的影響??衫先说恼Z言能力無法滿足孩子這方面的需要。
二、自理能力差
老人總是隔輩親,他們在照顧孩子的過程中都喜歡抱著包辦的心態,畢竟孩子還小,自己有能力就照顧的周到些,這種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導致的結果就是孩子自理能力差。好多老人帶出來的孩子不會自己整理內務,對生活的安排更是茫然不知所措,一旦脫離家人的照顧,就變得啥也不會。
三、幼小銜接出現問題
在太多的老人帶孩子的案例中,幼小銜接出問題的比比皆是,這都是由于老人帶孩子缺乏這方面的影響和認識造成的。這也可以理解,畢竟老人不知道現代的教育內卷到了什么樣的程度,他們還抱著散養的教育理念,自然無法把孩子的學習能力和觀念提上日程。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