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兒時期建立起良好的親子關系,就能讓孩子更加有安全感和自制力,他也能應對生活中的壓力與挫折。如果幼兒生活在不和諧的家庭環境中,性格就會受到不良影響,親子關系不融洽讓孩子在學習時容易遇到挫折。
親子關系對幼兒發展的影響
親子關系是我們每個人來到世間的第一個人際關系,此后的人際關系,大都是親子關系的衍生。它對我們每個人的身心健康都是十分重要的,很多父母沒有意識到自己與子女的關系,會影響到他們生理心理健康、價值觀念以及未來的成就。
親子關系對于幼兒成長的方方面面,包括孩子發展的核心素養,比如健康素養、學習素養、自我管理、道德品質、社會責任等素養都會受到都會產生影響。
良好的親子關系讓孩子受益終生,能夠讓他們獲得安全感,愿意積極探索外界環境,而不良的親子關系可能會導致孩子一些行為問題,甚至心理健康的問題。這些問題在有些情況下可能暫時表現良好,一旦累積到一定程度,到了青春期甚至成年以后,許多后果會呈現出來,良好的親子關系甚至比教育更重要。
怎樣培養良好的親子關系
首先,給孩子一定的儀式感,加深陪伴的記憶。平時事業比較忙的家長也可以用這種方法,來增進自己與孩子的感情。例如在自己上班之前,給孩子一個擁抱或者一個親吻,這樣的親密動作會讓孩子很容易就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愛意,養成習慣以后孩子和父母的關系也會親密很多。
其次,多傾聽少指責,用孩子需要的方式去陪伴孩子。家長們應該多注意傾聽孩子的想法,讓孩子多說說自己的感受,在特定時候給孩子一些建議和指導。
多留心孩子喜歡的陪伴方式,比如有些孩子就喜歡玩玩具,那么家長們就可以和孩子一起玩游戲,在玩游戲的時候聊聊天,讓孩子在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時十分樂意地和父母交流,這也是一種能增進感情的方法。
最后,帶孩子接觸下大自然。多帶孩子走進自然,既能開闊他們的視野,還能留下難忘的親子時光,也是能促進親子關系的。假期的時候家長不要和幼兒一起宅在家里,更不要抱著手機,從而忽視了對孩子的陪伴。
家長應該抽出一天的時間,可以帶孩子出去走走看看。比如家里附近的公園,或者是植物園、動物園等地,這樣的地方成行比較容易,同時也能達到讓孩子接觸自然的目的。
幼兒不聽父母的話該怎么辦
第一、不要強行改變孩子
有些爸爸媽媽覺得自己是長輩,那么自己的話孩子就一定要聽,事實上并非如此。因為爸爸媽媽這種想當然的行為方式只會讓小孩子覺得非常的累,而且會讓小孩子越來越叛逆。所以說家長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傾聽孩子的聲音,要努力地站在孩子的統一戰線上,只有這樣才能夠更了解自己的孩子在想什么。
第二、與孩子做朋友
爸爸媽媽要用正確的方式來對待自己的孩子,要用正確的態度來引導孩子。而且家長如果總是用強行的方式來要求自己的孩子的話,那么孩子很有可能就會越來越叛逆,而且也不愿意順著父母的意思去發展,這些對于幼兒而言是一種負面的影響。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