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10歲的兒童往往處在青春期的前期,會多少有一些叛逆,心里也會有一些極端,正處在兩極分化的階段,但是10歲的兒童已經完全懂事,家長一定要積極的溝通,積極的引導,有一些10歲的兒童也會表現的心理比較成熟,感覺心理年齡和實際年齡不符合,這主要跟家庭的教育有直接的關系,父母往往會對孩子的心理產生比較大的影響,日常生活中,父母一定要注意多跟孩子溝通。
10歲孩子的特點
1、自我意識增強,膽子更大
很多家長和老師都反映,四年級開始學生是最難管的階段,但是至于為什么難管則說不清楚原因。其實這里最根本的原因恰就是這個階段的兒童自我意識在發揮作用。
自我意識增強表面看是兒童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想法去看人做事,但是從心理活動的動機來看,往往是察言觀色或隨風而動。
就如在課堂上凡是愛經常違反紀律的同學,其同桌或周圍的同學極易被影響和帶動,這種架秧子起哄現象,不僅讓個別帶頭起哄的兒童自我感覺很良好,更為關鍵的是通過獲得心理上的優勢,可以隨意破壞規則或違反紀律。
而老師又拿他們沒有辦法。他們一旦自我意識發展方向有偏差,很快就會成為問題學生或問題兒童。
2、自控和自律意識開始兩極分化
在學與玩兩者之間,凡是家庭教育搞的好的,再看十歲兒童常表現為有相對較好的自控和自律意識。
凡家長不重視家庭教育,且又用錯誤的觀念、手段和方法在育兒的,常會讓孩子在學與玩兒的選擇方面,更傾向于想玩兒而不想學。
在家里時候,這個時候的兒童由于自我意識的增強,一旦父母缺乏威信,管教手段單一,家長會發現管教越來越不容易,甚至已經影響到孩子的正常生活和學習秩序。因此而發生的親子矛盾沖突反而呈上升趨勢。
3、秩序感下降,磨蹭拖拉現象加劇
10-12歲兒童在行為方面開始有我行我素的苗頭,只要不感興趣的事,哪怕是在家里寫作業或在課堂上聽課,都會心不在焉。這些行為表現則直觀地體現了注意力開始下降,對于家長或老師的指令可聽可不聽,既而表現出秩序感下降。
由于秩序感下降而導致學業水平出現下滑現象非常明顯,他們大多并不是真的不關心自己的成績下滑,但因為缺乏秩序感,有心無力起來。有時家長盡管也督促,但是卻看不到孩子真正的學習效率,因為這些是隱性的。
秩序感一般分為行為秩序和內心秩序兩種,如果孩子對時間意識與時間管理方面沒有得到良好的培養,就會在日常生活中體現出磨蹭和拖拉現象。
而家長或老師的督促一旦引發其反感,又會涉及到孩子內心秩序的混亂。即本該在正常做事或學習的時候,他們心里卻想著其他的事,注意力無法專注下來。
4、自尊心更強,但是呈現脆弱和敏感
每個孩子都有較強的自尊心,這并不難理解,哪一個孩子都希望得到別人的欣賞與贊美,但是現實生活中這個年齡段孩子卻往往因為行為自控能力下降而常做一些錯事,從而招至批評。這使他們的自尊心變得敏感起來。
為了維護自己的自尊,家長可以看到孩子常有理,撒謊現象也會增多,甚至有時撒謊的話張嘴就來。因此,就對家長提出了考驗,如果你把維護孩子的自尊放在首位,對于孩子做錯事后的教育和引導就要格外謹慎。
家長這時不能像以往那樣直奔主題,而應收集證據,或擇機進行委婉的暗示,或者在孩子幾次犯錯后集中進行教育,那樣才會讓孩子真正意識到錯。
5、認知和分辨力有提高,但還不全面
這個時期孩子在對事物的認知方面基本上沒有問題,這主要得益于孩子從課堂上學到了大量的知識,從各種信息渠道也掌握了大量的知識。正是因為掌握了大量的知識,使他們在認識世界和認識自我方面有了長足的進步。
但是不管男孩還是女孩認知和分辨力并沒有達到成熟水平,對于一些事物的看法還相對較片面。針對有的事情上面,他們容易陷入僵局,或者轉牛角尖。
如果家長或者老師能夠合理地加以引導和分析,孩子比較容易接受勸告或建議,而后去做該做的事。
10歲孩子的管教
1、多觀察,以現代教育模式給他們疏導。因為他們現在已經懂了,打罵是教育不好這些兒童的。要觀察他們叛逆的表現,從而細心的給他們指導,告訴他們輕重,否則會對以后的人生會有很大的影響。
2、跟老師一起溝通教育。家長了解他們的情況后,可以通過老是的教育方法,來幫助他們。讓老師用正確的教育方式方法給他們做思想工作。
3、太度端正。越是吼他們,他們就會更加叛逆。家長要把態度端正,認真的和他們進交談,了解他們正在的想法,從根本上解決。
4、多表揚、少批評。處在叛逆期的兒童,要多給他們表揚不要總是評判他們的不是。生活中有一點點的進步就要及時的去發現,給足夠的表揚和鼓勵,來增強他們的向好的動力。
5、和他們參加公益活動。經常帶他們去參加一些公益的活動,培養他們的愛心。讓他們體會到樂于助人,幫助別人的樂趣,增強他們在學校中的愛心。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