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我覺得培養孩子的耐心是一種良好的品質,有耐心的人做起事來有始有終,相對認真細膩。與之相比,沒耐心的人做起事來常常半途而廢、馬虎了事。對于孩子來說,他們的耐心需要后天來加強培養,父母需要用到一些好的方法。
孩子沒有耐心怎么引導
1、家長要做出榜樣。
許多孩子沒有耐心,是因為家長對孩子做事的要求也是馬馬虎虎,作為家長要做出榜樣。
2、給孩子設置點障礙。
有意識地給孩子設置點障礙,為孩子提供一些克服困難的機會。因為耐心是堅強意志磨煉出來的,越是在困難的環境中,越能鍛煉孩子的耐心。
3、要集中孩子的精力,使他們持久地沉浸在一種活動中。
要讓孩子知道,生活中許多事是需要耐心和等待的。有時孩子餓了馬上要吃,渴了馬上要喝,想要什么玩具當時就要買,家長可有意延緩一段時間,不要立刻滿足孩子的要求,以培養孩子的耐心。
4、勿包辦代替。
孩子得不到的時候不要急于幫助,要等一等。看一看孩子會如何解決問題,你幫助了孩子,孩子下一次不一定會,而且有可能還沒有努力就要尋求幫助。
缺乏耐心的孩子一般具有如下特征:
1、脾氣暴躁易怒-----一旦做不愿做的事或者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常常會失控地尖叫、哭鬧或摔砸東西等。
2、缺乏意志力----一旦碰到陌生或者稍有困難的事情,往往就喪失了獨自解決問題的意志,開始求助別人。
3、缺乏專注力-----一般表現為孩子做事沒有持久性,顯得很散漫,玩玩具時,試試這個拿拿那個,吃飯也是邊吃邊玩,做事情往往半途而廢。
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了孩子沒有耐心呢
1、做事過程中沒有產生成就感
調查顯示,孩子和成年人一樣,做事的過程中產生成就感,才有耐心堅持做好一件事。這種說法父母在孩子的日常行為中應該有所察覺。
比如說孩子在堆積木的時候一直都堆不好,家長又沒有及時給孩子鼓勵和肯定,那么孩子很可能會逐漸失去耐心,甚至會沖著玩具亂發脾氣。
2、需求得不到滿足
孩子情緒本來就比較簡單直接,餓的時候就是餓了,沒有太多的耐性和忍耐力,對于事情的感知能力也不強。
孩子在沒有形成基本的認知能力時,家長要及時給予幫助,特別是讓孩子明白一些行為的危險性。
3、家長教育方式、溝通方式錯誤
其實孩子發脾氣的時候,家長要做那個引導孩子的人,但生活中,往往家長是火上澆油的那個人。還有很多家長其實是孩子脾氣不好沒有耐心的直接原因。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