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行為形成習慣,習慣決定品質,品質決定命運。小學階段是培養習慣的關鍵期,一二年級又是最佳期。中國教育鼻祖孔子對從小養成習慣的重要也作了好的解釋:“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睆男○B成良好習慣,優良素質便猶如天性一樣堅不可摧。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孫云曉曾說過,成功教育從習慣養成開始。教育的核心不只是傳授知識,而是學會做人。習慣是一個人存放在神經系統的資本,一個人養成好的習慣,一輩子都用不完它的利息;養成一種壞習慣,一輩子都償還不清它的債務。
蔡元培先生也曾說過:“教育者,養成人格之事業也”。我國偉大的教育家葉圣陶先生則說:“教育是什么?往簡單方面說,只是一句話,就是要養成良好習慣?!泵绹軐W家羅索曾經說過:“人生幸福在于良好習慣的養成。”教育的核心是培養人的健康人格,而培養健康人格應從培養良好行為習慣入手。小學生是養成行為習慣的關鍵時期。我們在教育實踐中,就要以多種有效的方式來幫助小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從細節抓起,從現在做起,扎實有效地進行學生文明習慣養成教育。
1、你說話的語氣決定孩子對你的態度。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李玫瑾曾說過:你什么語氣,孩子就是什么態度。所以我們在與孩子講話時一定要注意,語氣不要過于激動,因為多半這種語氣也會讓孩子接收并反過來用在你的身上。
2、溝通代替訓斥。
把說教變成和孩子的一次溝通、談話。家長在遇到孩子做錯事的情況時,通常第一反應就是訓斥,好像這樣可以讓孩子知道自己做錯了,但這不僅會給孩子的心理帶來一定的傷害,還會激起孩子逆反心理,更好的做法是和孩子溝通,知曉他這樣做的理由然后再糾正錯誤的想法并告訴正確的做法。
3、以身作則,樹立榜樣。
孩子是家長的一面鏡子,家長是什么樣很大程度上就決定了孩子是什么樣。在媽媽洗腳的廣告里,媽媽給姥姥洗腳被孩子看到了,于是也有樣學樣的端水給媽媽洗腳,孩子的模仿能力是很強的,所以如果你想要你的孩子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自己就要先變成那個樣的人。
4、尊重并信任孩子。
孩子們在上了小學之后,可能會慢慢有自己的一點小隱私,這些都是正常的,家長們要學會尊重,尊重孩子,同樣的孩子也會尊重你。小學也是青春期開始的時期,孩子多半會產生逆反的心理,這時候我們要學會尊重并信任孩子,給他足夠的空間,可以避免很多正面的沖突和矛盾。
學業固然重要,但是興趣是激發孩子創造力的源泉?,F在的社會需要的不是讀書機器,而是全面發展的多面手。所以,如果孩子表現出某方面的愛好,千萬不要干涉,而是應該鼓勵他,說不定還能成為孩子的一項技能。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