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大人不上班,沒飯吃,可能要餓上一陣子,終究為生活所迫班還是要上;孩子不肯上學,成績不夠好,會影響未來的人生,情況會更嚴重的。
特別是從來沒有離開家的孩子,要在學校住宿,一個星期才能回一趟家,這是對人生的一次小小的考驗。厭學哭鬧都是正常的反應。
家長首先要理解,之后再想辦法解決問題。
理解之后要搞清楚,不知到底是哪些地方不適應,是學習上不適應,還是生活上不適應?還是在人際交往方面不適應?
只有把問題考慮的全面,才能有好的解決方案。
如果是學習上不適應,多和老師交流,想方設法的調動一下學習興趣,只要學習跟上了問題就容易解決。
如果是生活上不適應,如果不適應的狀況比較嚴重,有條件的可以考慮,暫時不住宿。
如果這一招不太可能,做家長的就要經常和孩子溝通,多去學校看看孩子,吃穿住用方面照顧一些,在情緒上加強疏導。
住宿生不想上學怎么辦呢?
和孩子一起計劃住校用的物品
孩子住校的時候,很多學校有規定,必須購買學校里的一些物品,那是學校的規定,咱們也得遵守。但有些物品學校是沒有規定的,那么家長就可以自己決定去選購這些物品。我建議您不要自作主張,本身孩子不想住校,你要是自作主張的給孩子決購買哪些住校用品,孩子更會厭惡住校的。所以你一定要和孩子一起商議,讓孩子自己想,然后你在一邊給提著醒。比如讓孩子用筆記下來,想買點什么,需要買些什么,等等,然后你們一起去購買,這樣會讓孩子減少很多“別扭”的情緒。
選擇孩子喜歡的物品購買
無論大小,只要是選購住校用的物品,你一定要聽取孩子的意見,并選購孩子喜歡的。就算是牙膏牙刷之類,你也要盡可能的遵從孩子的喜愛,不要擅自做主,那樣孩子看到那些物品的視乎就會心生一些莫名的煩躁感。當孩子去一個陌生的地方居住的時候,他們內心一定會是排斥的,特別是自己家庭環境好一些的孩子,更會如此。所以你要讓孩子選擇自己喜歡的物品,“陪”在自己身邊,看著身邊熟悉并喜歡的一系列物品,孩子也會有幾分熟悉感,對于住校的厭惡,也會一并減少幾分的。
給孩子一個你必須履行的承諾
不管孩子是以什么樣的方式住校,或者一月回家一次,或者幾個禮拜回家一次,你都不能在孩子排斥住校的那段時間,讓孩子“自理”。這不是考驗孩子自理的時候,鍛煉孩子自理能力,也要讓孩子沒有那份厭惡之后。孩子本身反感住校,你卻利用住校的事情“考驗”孩子、“鍛煉”孩子,你覺得你的孩子心里能接受嗎?所以不管你的孩子以哪種方式住校,你都要給孩子一個你必須做到的承諾,那就是多久看望孩子一次,讓孩子盡可能短時間里能夠見到他們熟悉的人,讓孩子還有種你們依然在一起的感覺。
每天按時和孩子通電話
特別是剛剛住校的孩子,對于家的想念基本上是非常強烈的。當然個別的例外,比如家庭關系復雜或者很不好的那種。我看見貼吧有人寫帖子,說是孩子住校后天天都要給自己打電話,自己很忙沒空和孩子說話,挺苦惱的。我就覺得不理解了,你再忙連個接電話的時間都沒有?你很苦惱,可你的孩子在經歷她人生中很重要的一步啊,你怎么能做到“苦惱”孩子給你打電話?你根本不用孩子主動給你打電話,相反你要主動給孩子打電話,每天不影響孩子學校以及學校活動的時間,定時給孩子打個電話,哪怕是閑聊幾句也可以。如果孩子過于想家,這樣孩子就會很開心的。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