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其實孩子不愛寫作業,是有很多原因的,有的孩子可能是在寫作業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所以說大人要多和孩子溝通,了解孩子的真實想法。
孩子不肯做作業怎么引導
正確的做法是表揚孩子,有毅力、努力、堅持,整個過程沒有起來偷看一眼電視機等等——也就是你希望孩子以后怎樣,就說他現在已經初具規模了,概括地說,父母要肯定孩子的學習過程,而不看重結果。
至于做作業的過程,家長參與得越少越好。不要陪讀,也就是用身體語言告訴他,學習是自己的事情。中途發現孩子做錯了,也不要中斷他,在孩子做完了以后和他一起檢查。孩子來問問題,也不要幫他做,而是幫他一起想辦法,永遠做到以孩子為主。
最后說一下作業本身的問題。有很多老師會布置大量繁瑣的重復性作業,目的是為了加深孩子印象,養成類似“肌肉記憶”的習慣。這種作業對于低齡的學生挫折性很強,會導致孩子失去學習的興趣。這種情況下,家長就要站在孩子一邊,理性地和老師溝通,減少一些作業量了。
孩子為什么不肯做作業
1、孩子課上學習不扎實,就會覺得作業太難,自然就不愛寫了;
2、孩子不喜歡某一位老師,自然就不愿意上那位老師的課,也不愿意寫那一科的作業;
3、孩子可能對某一門學科不感興趣,所以也就不愛寫那門學科的作業;
4、我們對孩子的期待太高,經常指責他,他就會感覺寫作業這件事很痛苦,自然不愿意寫;
5、孩子不知道課后作業的重要性;
6、受其他同學影響或模仿其他同學不愛寫作業。
如何培養孩子良好的作業習慣
1、創設一個安靜良好的作業環境。家庭不只是休息的地方,也是孩子學習的場所。家長要給孩子創造一個安靜舒適的學習環境,有條件的話,盡量給孩子安排單獨學習、休息的房間,以免電視聲、會客聲干擾孩子。
2、把作業當檢測。家長和老師要對孩子提出統一要求,讓孩子把每一次作業都當作一次檢測,考試怎樣要求作業就怎樣對待。主要做到:限時、認真、獨立、檢查。特別要注意的是很多家長替著檢查作業,孩子容易形成依賴性,正式考試時就不會獨立檢查了。如果家長發現作業中有錯誤,也要鼓勵孩子自己找出來。
3、加強過程監督。根據上述要求,關注作業是否專注,是否認真檢查,有沒有拖拉磨蹭,特別是拖拉的毛病對以后的學習危害很大;另外,每天翻一翻孩子的作業本和練習冊,看書寫是否規范,老師批閱的錯題改會了沒有,發現問題及時督促糾正,發現進步及時表揚,做到獎罰分明。
4、調動孩子良好的學習情緒。情緒好的時候,頭腦處于活躍期,思維靈敏,做事情的效率比較高。小學生的自控力差,習慣方面出現問題是很正常的,孩子犯錯時,家長首先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做到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使其認識到自身錯誤的同時,也能感覺到父母的寬容與關愛,切忌簡單粗暴的教育方式。
5、加強與老師溝通。特別是習慣不好的孩子,不能任其發展,家長需要和老師互相配合,針對問題齊抓共管。因為家長和老師的目標是一致的,都是為了孩子,所以家長有好的建議或困難要及時和老師溝通交流,不要錯過教育孩子的最佳時機。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