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對待青春期叛逆的孩子,家長首先要做的就是順從,更多的順從他的心理,而非行為。打罵訓斥會加劇孩子的叛逆心理,適得其反。給孩子一定的自主權,要盡量溫柔地順從孩子的心理。
孩子青春期叛逆厭學心理疏導
第一,多給孩子鍛煉的機會。叛逆期的孩子非常希望擺脫家長的束縛,來證明自己的能力,但是父母總認為孩子沒有經驗,所以不愿放手。父母可以多給孩子鍛煉的機會,這會給孩子帶來滿足感,孩子也會更尊重父母。
第二,跟孩子講明原則。有時候孩子不一定是叛逆,而是不明白自己行為的界限在哪里,所以父母不能武斷,要多跟孩子溝通,讓孩子明白父母的原則,及自己行為界限。
第三,傾聽孩子的心聲。孩子正處于青春叛逆期,有自己的思想和獨立意識,所以父母要多傾聽孩子的心聲,了解孩子的想法,幫助孩子正確看待問題,避免孩子出現心理問題。
第四,放下家長的架子。青春期的孩子感情世界已經比較豐富,但因為父母比較忙碌,會無意中忽視孩子的情感訴求。所以,父母要學會放下自己的架子,只有這樣孩子才會放下心中的顧慮,敞開自己的心扉。
第五,給與孩子信任。面對青春叛逆的孩子,父母要給予孩子足夠的信任,適當告訴孩子一些家庭的實際情況,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對他的重視。
第六,多肯定孩子。對于叛逆期的孩子來說,他們更需要的是獲得我們的肯定,如果父母只一味地否定孩子,就會讓孩子產生厭倦叛逆的心理。
青春叛逆期的孩子一般有哪些特點
第一,否定性。處于青春叛逆期的孩子獨立意識比較強,開始有自己的想法和思維,對父母和老師的教育和學校的規章制度表現出不認同,經常無端地否定。
第二,評判性。青春叛逆期的孩子喜歡評判老師的言行和教學,對于不喜歡的老師總是采用抵制的方法,因此相應的科目會出現成績下滑的現象;還有的青春期叛逆的孩子喜歡評判社會,對社會負面的東西極度不滿。
第三,對抗性。對父母非常不友好,不愿意與父母溝通,不服從父母的管教,甚至公開敵對父母。父母要他們做的事情不做,不讓做的事情偏要做,總是反其道而行。
第四,冷漠性。與父母的對抗造成與父母關系緊張,對父母不尊重自己的言行感到非常反感,父母傷心,孩子視而不見,毫不觸動,情感十分冷漠。
第五,階段性。青春期孩子出現叛逆行為具有一定的階段性,當孩子的心理認知能力提升時,孩子的評判能力形成,開始質疑權威,孩子的叛逆行為就會開始。一旦孩子在家長和老師的引導下,安穩度過這個叛逆期,孩子的叛逆行為就會慢慢消失。
為什么孩子青春期容易叛逆
家庭環境不良:如果青少年沒有生長在和諧的家庭環境中,家庭氛圍持續處在壓抑、暴力的狀態中,可能會導致青少年的性格發生改變。需要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維持溫馨、愉快的氛圍。
家庭教育方式不當:如果家庭教育方式多以暴力、打壓為主,也有可能會影響青少年的性格。需要調整家庭教養方式,以鼓勵、支持為主。
學業壓力較大:青少年正處在學習的關鍵時期,如果學業壓力比較大,會壓抑自身的情緒,也有可能會產生不良影響。需要多與同學、老師溝通交流,降低學習上的壓力。
同伴不良影響:在青春期階段容易受到同伴叛逆的影響,自身的性格發生改變。要注意同伴之間的影響,多與積極樂觀的同學玩耍。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