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從孩子身上入手,可以主動找孩子談話。切記不可直接批評,要耐心詢問緣由,因為什么原因這么沉迷于游戲呢?是無聊,打發時間,還是同學都在玩,亦或者是沒有任何的興趣愛好?
天天玩游戲的孩子該怎么辦
1、經常和孩子交流
為什么孩子會接觸到游戲,并且會沉迷于此?家長們應該要好好反省一下自己。孩子的生活很單純,他們會對游戲感興趣,可能的原因就是家長們忽略了孩子。經常和孩子交流,和他談論在學校發生的好玩的事,對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也是一種鍛煉,而且還會增進感情。
2、當孩子過分沉迷的時候,不要對孩子發火,打罵。
發火,打罵是沒有用的,反而會引起他們的抵制情緒,這樣只會使事情變得更加一發不可收拾。這個時候,家長們可以和孩子談談,告訴他游戲玩的太多多么多么不好,找一些青年教育的事件嚇唬嚇唬他們。當他們的年齡不是很大的時候,嚇唬還是管用的。
3、合理對待游戲,讓孩子玩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游戲
家長們不要一概而論,并不是所有的手機,電腦游戲都是不好的。處于小學時期的孩子大部分已經在學英語,有些游戲對孩子學英語是有幫助的。還有一些游戲是考驗孩子的智力和反應能力的。家長們讓孩子玩玩這些游戲,并沒有什么壞處,但是不能讓孩子沉迷于游戲。
4、限制孩子玩游戲的時間,不要讓他們誤了學業
和孩子商量,每天的游戲時間是有限的,而且必須在完成功課以后才可以玩游戲。如果考試考的低于多多少多少分,就減少多少多少玩游戲的時間。如果考的高,就增加時間之類的。(家長自行決定)商量加威嚇,孩子是會同意的。(威嚇,你懂的,也就是說,如果孩子不同意,以后就甭想碰游戲啦!)
5、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多帶孩子去博物館,圖書館,看科幻電影,游樂園,動物園之類的地方。小孩子對恐龍,對科幻的東西都十分感興趣。當然別忘了,游樂園是每個孩子最喜歡的地方。
孩子為什么會沉迷游戲無法自拔
孩子沒有獲得父母足夠的陪伴
這種陪伴并不是時間上的問題,而是父母如何滿足孩子心靈需求。如果父母忽視了陪伴孩子玩樂、分享快樂與煩惱,那么很容易導致孩子心靈上產生孤獨感。從他們口中我們經常可以聽到:“好無聊!”“沒人陪我玩!”于是他們需要通過借助其他事物來獲得心靈補償。零食、電視、網絡便成了他們最好的陪伴者。
父母為了省心,讓孩子玩手機
有的父母在忙手上的活兒,沒空搭理孩子,就把手機塞給孩子,讓他自己玩,父母自己就可以安心做自己要做的事。這樣的做法,不但助長了孩子玩手機成癮,還潛移默化地告訴孩子:爸爸媽媽因為要忙所以才給我手機玩,那下次他們再忙我就有理由要手機玩了。
孩子缺乏自控能力
對于玩自己感興趣的事,每個成年人都很難自控,何況一個孩子,當他們玩得不亦樂乎的時候家長喊停止,對他們來說是非常痛苦的。很多時候你越催促他就越著急,一著急就玩不好,或者越著急就越想多玩一秒鐘。
缺乏有秩序的作息安排
孩子在放學后到上床睡覺這段時間,沒有合理安排好作息時間,加上家庭成員各做各的事,很容易產生某個時間段無事可做,此時孩子便會容易想到看電視、吃零食或者玩游戲。
父母在家頻繁使用手機玩游戲
我們常說孩子是父母的鏡子,你做什么他就學什么,這就是身傳言教。如果你經常在家里打電話、發短信、玩微信,或者打游戲、看電影,那么多半孩子也會對手機產生興趣并希望從手機中獲得滿足。
孩子經常看手機有哪些影響
1、影響視力
長期不正確使用電子產品,會有損孩子的視力發展。現在我國的青少年近視率已接近60%,一定要引起充分的重視。使用電子產品時,一定要注意姿勢、時間的控制。
2、依賴性、成癮性
這是家長朋友們最怕的手機弊處了。有的孩子做作業會依賴網絡搜題,使孩子喪失主動思考的能力,凡事走捷徑而不愿付出努力。有的孩子會對手機游戲成癮,熬夜玩、不寫作業的玩,成績注定一落千丈不說,還很傷身體。
為防止此種情況發生,家長一定要早期參與,監督、管控,一定要控在“依賴”之前,“成癮”之前。多鼓勵孩子主動思考,引導孩子獲得自己努力后成功的快樂;多帶孩子參與戶外運動,要孩子在揮灑汗水中得到釋放。
3、不利于人際關系的建立
沉迷于手機中的孩子,對虛擬的世界充滿了依賴,在現實社會中可能表現出孤僻、對抗等性格,不利于現實人際關系的建立和交往發展。家長要多給孩子創造豐富的人際圈、活動范圍,讓孩子能充分感受到現實生活的溫度和多樣。
4、安全性問題
網絡上有專門針對孩子的各種詐騙手段,把防御能力不強的孩子做為主要目標,孩子往往上當受騙還不敢跟家長說,騙子們屢屢得逞。家長們平常要注意對孩子進行網絡安全教育。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