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為了教會孩子合適的行為方式,家長必須先要了解孩子的愿望。當發現孩子有這種行為的時候,不要立即去審問孩子,而是要和孩子溫和溝通,鼓勵和引導孩子說實話,了解孩子這么做的原因,這樣才可以根本的解決問題。
小孩拿別人的東西屢教不改怎么辦
1、理解孩子
孩子對于沒有見過的,或者是喜歡的東西,肯定會有十足的興趣。
當成人見到心儀的物品時都想買回家,更何況孩子,只是孩子不懂得自己應該用什么樣的正確方式得到,是買還是借。他沒有這個意識,他只知道我喜歡就要拿回來,不管別人是否同意。所以家長首先要理解孩子的行為,屬于正常的心理范圍。
2、用換位思考的方式告誡孩子
孩子行為對錯,父母的價值觀會給孩子提供標準,所以給孩子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很重要。父母需要告訴孩子,哪怕是一針一線,也不應該拿別人的。父母應該引導孩子換位思考,用同理心能幫助孩子從他人的角度考慮事情。
如果是幼兒園的物品
可以問孩子“如果你回不了家的,你是否傷心?害怕?想爸爸媽媽呢?玩具也是一樣,幼兒園就是他的家,如何它回不了家了是不是很傷心,很害怕呢?”
如果是其他小朋友的物品
可以問孩子“如果你心愛的玩具不見了,你傷心嗎?那其他小朋友發現自己的玩具不見了是不是也傷心呢?媽媽可以理解你想玩的心情,但是我們需要先和小朋友打招呼,看他是否同意,這樣他就不用著急,不用擔心了,對不對?“
4、和老師私下溝通
私下里和老師溝通一下孩子的行為,并讓老師觀察一下,孩子是否把物品歸還原處。對于孩子歸還的行為,要給予積極的表揚和肯定。
5、平時生活中,注意尊重孩子對物品的所有權
有的父母經常把孩子的衣服,玩具隨便送人。這樣會導致孩子對物權認識不清。建議家長在送人前,都要先問一下孩子的意見。這樣孩子就知道贈予或索取都是需要別人的同意的。而不是任意拿走的。
6、告訴孩子要使用正確的方式
要讓孩子學會借,告訴不可以不問自取,這是非常禮貌的事情。勵他和其他小朋友說出自己也很喜歡,想借的想法。教會孩子用正確的方式去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