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高二的孩子正屬青春叛逆期,出現厭學的現象很正常,應該從側面了解孩子厭學的原因,再對癥下藥,注意勸導和教育方式盡量婉轉一些,以免引起孩子叛逆心理,那樣會適得其反。
高二的孩子厭學不想讀書了咋辦
高二正是處于叛逆期的孩子,叛逆厭學情緒嚴重的話,送去管教學校不一定正確,學校家長可以這樣做:
1、寓教于樂,給學習增添樂趣:
對于孩子來說,玩才是正經事,因此,一放學就收不住心了盡力玩,更有一些小孩上課不認真一心想著玩。家長們在孩子放學在家的時候,可以利用寓教于樂的親子互動方式,讓孩子在玩樂中學習一些有用的知識。
2、及時與老師聯系找到解決辦法:
父母對孩子的了解,有時候可能還不如學校的老師,孩子進入學校之后,每天有十幾個小時都在學校里,和老師相處的時間很長,那么老師對孩子的了解與觀察更加的詳細清楚。所以說當孩子出現厭學與叛逆的時候,和孩子老師進行溝通聯系,了解孩子在學校是什么樣的,并且把孩子的問題說出來,和老師一起找出解決辦法。但家長們千萬不要“告小狀”,這樣做只會讓孩子反感你的。
3、適當輔導,提高學習的能力:
還有一類孩子厭學的原因是因為自己學習不好,學習壓力大。這種情況下,家長不要一味地指責孩子,而是要給孩子做適當的輔導,幫助孩子解決學習上的難題。
高二的孩子為什容易厭學
1、學習壓力大
高二是教育過程中的一個過渡階段,學生在這個階段需要完成很多重要任務,包括準備高考,完成各種考試以及正式接觸專業課程等。而這些任務對學生來說都相當具有挑戰性,學習壓力非常大。學生的任務數量、難度、要求都有了質的變化,導致一些學生感到無法承受,產生抗拒情緒。
2、課程內容單調
高二的課程是比較單調枯燥的,部分學生會感到乏味。經過初中三年的學習,學生們很容易對課程的信息產生麻木感。而高中的課程難度和深度都遠遠超過初中,如果學生沒有一定的興趣和探索欲望,很容易失去學習的積極性。
3、激烈的競爭環境
現在學生在學業上的競爭非常激烈,高中學生尤其是高二學生,要擺脫這個競爭環境非常困難。學習可能變成了“應付考試”,學生追求的是好成績,而不是為了知識的掌握和個人發展的提升。這種環境下,學生容易出現敷衍和厭倦情緒。
4、缺少自由時間
高二的學習壓力大,學生需要投入很多時間去學習,導致其自由時間受到限制。如果學生長期處于這種緊張的狀態,會產生身心疲憊的感覺。不少學生認為,沒有自由時間,學校/家庭所有的任務和要求都會讓自己感到沉重和疲憊,從而產生了對學習的抗拒情緒。
在學習方面,高二的孩子有以下表現:
1、兩極分化日益明顯,導致不同心理狀態。高一過后,學生在知識掌握程度方面已較明顯的分出層次,即所謂優生和基礎薄弱生。
對優生來說,他們的積極心理得到一步步發展,如興趣上升為樂趣,好奇轉化為求知欲和探索欲。他們充滿自信,學習已成為自覺的行為,并不斷從中得到成功的心理體驗。
另一部分學生在一年學習中(尤其是在考試中)屢遭挫折,對學習的灰心,自卑甚至害怕等心態已漸漸固化,出現興趣轉移,偏科等傾向。學習成績進一步下跌,自信心進一步被沖擊,造成惡性循環。對中等水平的學生來說,學習熱情不高,學習目的僅希望在會考中獲得通過,學習處于一種淡漠的被動狀態。
2、歸因心理發生很大變化,學習的主動意識明顯增強。人總是在不斷總結經驗中前進的。學習成敗歸因心理,影響著學生對待學習的態度和學習行為。
高二學生對于學習成敗的歸因,更重視個體學習行為的影響,而不是客觀條件。對于學習成績的提高,他們更多地寄希望于改進自己的學習行為、學習情感、學習過程,如學習態度的端正、方法的改進、良好習慣的養成、時間利用率的提高、學習毅力的增強等,而不是客觀條件的改變,如學習環境的改善,老師的教學水平等。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