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上初中,隨之而來的也到了人生中的叛逆期之一,我們要靜下來,真正的聽聽孩子心里真實的想法,不要試圖任何形勢的說教,孩子一旦不信任你了,是什么都不讓你知道的,這是我們每個家長最不愿意接受的!
初一的孩子不想上學怎么辦最好的方法
1、不要批評和打罵
孩子也是有自尊的,他們也會為自己的成就而感到自豪,也希望被每個人認可。父母不應該放過每一個值得稱贊的機會,當孩子取得了一點成就時,讓他感受到成功的喜悅,讓他知道成功有多么幸福,這樣他下次也會這樣做。這種溫和的表揚很容易讓孩子接受,也不會失去學習的興趣。
2、言行勝于言教
父母熱愛學習是最大的鼓勵。在濃厚的學習氛圍中長大的孩子往往對學習有濃厚的興趣。父母可以嘗試和孩子一起學習。中學生的自我約束能力差,父母可以陪伴他們共同學習一段時間,了解他們的作業,并幫助他們及時改正錯誤。
3、激發孩子學習的興趣
每個孩子都有優點,父母可以通過孩子的優勢、特長和成功來培養他們的興趣和毅力,從而取得更好的成績。閑暇的時候可以帶孩子去科技館或博物館,激發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增強他們的學習興趣。
產生厭學心理大概有五種原因
1、學習壓力太大,學習方法不對,越學越難,最后被難倒了。孩子升入初一,主要課程門類增加,語文、數學、英語等課程難度比小學要大得多。在小學階段,老師緊跟學生,隨時指導學習,面批作業,補差輔導。而中學課程門類多了,上課節次少了,自學能力要求高了,加之中學老師不再像小學那樣緊跟,孩子有一個適應問題。
2、基礎太差,跟不上學習進度。小學是基礎階段,知識掌握不扎實,到了中學語文課字詞不過關,該記憶的沒記下,數學基本運算能力差,聽不懂老師講課,作業不會做,跟其他孩子拉開了距離。
3、和老師或同學發生人際沖突,學生沒有能力化解沖突。
4、父母感情不和,或父母一方或雙方有嚴重的社會不良行為,孩子用厭學來懲罰父母。
5、受到不良人群的影響,產生了“讀書無用”不正確的觀念。
初一孩子的心理特點有哪些
1、自我意識增強:初一是孩子進入中學的第一年,孩子開始接觸到新的環境和人際關系,自我認知和理解開始迅速提升,他們開始更加關注自己的形象、行為和言語,刻意塑造自己的個性。
2、易受影響:初一孩子的自我意識雖然增強,但因為經驗不足,充滿好奇心,容易受到周圍環境和人的影響,往往會模仿同學、偶像,需要家長起到引導作用。
3、情感波動大:初一孩子處在青春期的開始階段,受到性激素的影響,情感波動較大,容易產生焦慮、情緒低落、無助等負面情緒。
4、求獨立:初一孩子逐漸意識到自己獨立性和自主性的重要性,開始渴望自由和獨立,同時也會面臨更多的學業壓力和生活挑戰,需要家長的理解和支持。
5、學業壓力大:初一孩子是中學階段學習重要的一個階段,學業壓力常常超過了過去的小學,同時還要適應新的學習環境和制度,孩子往往會感到焦慮和壓力。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