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首先,了解下他不想上學的原因,可以引導性讓孩子親口說清楚。或者是問老師孩子是在學校經都經歷了什么導致厭學。然后知道原因后,帶孩子出去散散心,通過一些社會實踐活動讓他體會到學習的重要性。
高三的孩子不想去學校怎么辦
一、了解孩子的想法和原因。家長可以與孩子溝通,了解他們為什么不想上學,是否有學習上的問題或者心理上的壓力等等。
二、幫助孩子制定學習計劃。家長可以幫助孩子制定一個合理的學習計劃,讓他們有目標地去學習,同時也可以減輕他們的壓力。
三、鼓勵孩子參加一些課外活動。參加一些課外活動可以讓孩子放松心情,緩解壓力,同時也可以培養他們的興趣愛好。
四、給予孩子足夠的支持和關愛。家長應該給予孩子足夠的支持和關愛,讓他們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和安全感。
高三孩子厭學有哪些原因
一、學業壓力大
大多數學校的高三生活是非常緊張的,其實現在很多學校都開設了專門的心理課程,或者請專業的人員,幫助孩子放松心情緩解壓力。
但是學業上造成的壓力不是一次兩次心理輔導就可以解決的,這份壓力不僅有孩子自我的約束,更有家長對孩子的期盼,其中家長給予孩子的壓力占大多數。
當孩子長期受到學業壓力所影響,一次小失誤,一次斥責都有可能成為壓垮孩子的最后稻草,就會產生厭學的心理。
二、自我約束差
有的孩子嚴以律己,有的則不然。他們缺乏約束力,越是到了大考的緊要關頭,越容易被其他(游戲、小說、戀愛)所影響,久而久之產生厭學心理。
這里有兩種情況,第一種孩子心存逃避心理,繁重的學習壓得喘不過氣,索性玩一點自己喜歡的東西,但由于缺乏自制力,越玩越上癮。第二種單純不愛學習,當出現比學習更有趣的東西后,就會被吸引,逐漸降低學習興趣。
三、叛逆期影響
高三正處于青春叛逆期,厭學可以算是叛逆期的一種表現,主要體現在跟父母老師對著干,越是讓好好學習,越不想學習,越是強制學習,越容易產生抗拒心理,甚至跟父母老師對著干做出厭學、逃學的行為。
這種叛逆期思維是非常幼稚的,仍需要家長耐心引導,或者讓身邊的同齡人帶動孩子,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歸根到底,學習是給自己學的,自己有向上的動力,才會拋棄厭學的想法主動學習,好好學習。
四、人際交往問題
現如今校園霸凌、冷暴力的新聞并不少見,學校宛如一個小型的社會,如果孩子在其中遭到不公正的待遇,或者因為“早戀”問題出現了人際交往問題,很容易激發孩子對校園生活的抵觸情緒,進而出現厭學狀態。
家長如何陪伴高三孩子
一、心態穩定。雖然高三一年對孩子和家長都很關鍵,可家長要能穩住心態,不能和高一高二有太大的不同,不要不斷詢問孩子學習情況,人為制造緊張。家長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家長焦慮了,一定會傳遞給孩子的,本來高三學習就很累,成績起起伏伏,孩子的情緒就像坐過山車一樣,家長不要大喊大叫增加孩子的緊張,而是就穩穩地站在那里,告訴孩子,你身后有爸媽呢。
二、停止瞎指點。先停止嘮叨,家長已經嘮叨了好多年了,孩子聽進去了,他肯定記住了;孩子聽不進去,你再嘮叨也不會起作用的。家長之所以嘮叨,也就是想給孩子一些指點,其實高三的孩子的世界觀價值觀基本形成,無需在時間寶貴的高三,家長還在這方面下功夫。再就是停止瞎幫忙,孩子成績一有波動,馬上到處找人來指點孩子,這會打亂孩子的學習節奏。其實在學業上,絕大部分家長是沒有能力輔導孩子的,那就把孩子的學習交給老師教給孩子自己。
三、家庭合睦。緊張的高三,特別容易出現家庭成員“擦出火花”來,而“火花”殃及到的無辜的人就是上高三的孩子,你想孩子能在滿是“硝煙”的地方安心學習嗎?合睦的家庭關系,輕松愉快的家庭氛圍對孩子有多重要,家長應該知道,那就做起來吧,孝敬老人,夫妻和諧,關心孩子。
四、和孩子一起學習。孩子學習知識,家長學習情緒管理,學習做美食,學習高校專業志愿選報,人說:七分成績,三分志愿填報。那家長就學習起來,到填報志愿時給孩子好的建議。家長生活充實了,負面情緒也會相應少很多,家長努力學習,努力工作,這實際對孩子就是一個榜樣,也是對孩子的激勵。
五、做好自己。有些家長什么都不做了,工作辭了,朋友斷了,愛好停了,一句話,孩子上高三了。是呀,是孩子上高三了,家長沒必要放棄自己的生活,當家長沒有自我時,就很容易產生委屈抱怨,當圍繞孩子的是“我為了你,放棄了這個;為了你,我沒有了那個”,孩子還能靜心學習嗎?沒必要為了孩子放棄自己的生活,快快樂樂過好自己的生活,做好自己。家長熱愛生活,既關心高三的孩子,又做快樂的自己,這也就是給高三孩子在助力呀。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