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家長在和8歲孩子溝通或者處理問題的時候,要控制住自己情緒,不要對孩子大吼大叫,不要在急躁、心煩等心情不好時候教育孩子,以免孩子出現更加叛逆的情況。也不要總是拿自己孩子和別人孩子進行比較,不要總是否定孩子,要多發現孩子的優點并進行鼓勵,從而緩解孩子叛逆的情況。
叛逆期8歲的孩子怎么去引導
1、換位思考:家長也是從青春叛逆期走過來的,只是沒有現在的孩子表現得明顯,所以面對孩子令人不解的行為,不妨換位思考,想想孩子為什么會這樣。有了共鳴后就會理解孩子,能找出問題的癥結。
2、尊重孩子:家長不要放大孩子的弱點,不要拿孩子的短處同別的孩子的優點比較。在與孩子接觸時,家長應盡可能多找孩子的優點,并多鼓勵,減少孩子對家長的抗拒心理。
3、穩定情緒:家長帶著情緒去教育孩子,肯定是不理智的,會導致孩子愈加抗拒。所以,家長在急躁、心煩、不冷靜的時候,不要教育孩子。待冷靜后,再去同孩子交流。
4、允許孩子犯錯:這個階段正是孩子形成主見的關鍵時期,小錯肯定難免,所以,家長應該允許孩子犯一點錯、吃點虧,不要過分束縛孩子的手腳。同時,家長是孩子最好的榜樣,叛逆期的孩子模仿能力強,家長的良好言行能給孩子潛移默化的影響。
8歲孩子叛逆的心理原因
1、渴望獨立
孩子上學后,懂得了更多的知識,他們會渴望獨立,急于證明自己長大了。這時候他們會想擺脫爸爸媽媽的掌控,做事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喜歡自己拿主意,不服管教。
2、喜歡用批判、否定的態度對待家長
這個時期的孩子好奇心旺盛,越不讓他接觸的東西,他越想接觸,喜歡用否定的態度對待家長的管教,家長的苦口婆心、試圖規勸,在孩子看來都是刻意說教。
如果家長無視他們的需求,或對他們的做法和觀點否定,他們都會用更尖銳、更極端的方式證明自己。
3、自我矛盾
這個時期的孩子像個“小大人”,可以自己解決一些問題,但也面臨很多自己無法解決的問題,這樣的矛盾造成了孩子叛逆。
一方面他們想擺脫“軟弱”狀態,一方面他們面對復雜的環境又不知所措。這樣的兩極沖突,導致孩子會用行動來宣泄情緒,比如大發脾氣、滿地打滾。
8歲孩子,家長怎么教育
1、培養孩子的責任感
讓8歲孩子知道他應該做什么,做到怎樣才算是較好或是很好。有的孩子缺乏這一方面的培養和鍛煉,他或許可以顯得很輕松,但除非他特別聰敏,否則,他很難做到十分瀟灑。只有腳踏實地的人,才更有希望穩步的向上、向前,不斷地取得成績和進步。
2、培養孩子獨立思維的能力
由于8歲孩子依附性比較強,如果不注意這方面能力的培養,小孩子往往很難養大。這里所說的的“養大”是指成熟的意思,也就是擁有成人的洞察能力、分析能力、識別能力、處理問題的能力。
讓孩子從小就學會獨立地思考問提、分析問題、處理問題。作為家長,其實我們沒有必要為小孩這方面的能力而擔憂,問題是我們要給小孩以這方面充分表現自己的機會,而不是小孩一遇到困難,就一律由我們做家長來解決
3、和顏悅色,不要聲色俱厲。
家長在與8歲孩子說話的時候要心平氣和,盡管孩子這時候有做錯了事,也不要聲嘶力竭地對孩子大吼大叫,要耐心地擺事實講道理說服教育,效果會更佳,會達到預期的目的。這樣的教育方法得當的話,定會事半功倍。
4、為人師表,不要放縱自己的言行。
因為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父母自己的言行在不知不覺地就會隱藏在孩子的視線中,在孩子心中刻下深深的烙印,孩子在家庭的潛移默化耳濡目染中成長,所以在孩子面前千萬不要忘了“師道尊嚴”。還有切記:孩子長大后就成了你。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