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不上學沒有出路,14歲的孩子還未成年,應該是剛走出初中學校大門,想有出路還是要上學學習,可以選擇讀3十2職業(yè)學院,既能學門技術,還能長長身體,一舉兩得。
14歲孩子不想上學有什么出路
14歲的孩子不上學,可以選擇以下幾種方式來度過這段時間:
1、在家里自學:如果孩子有自學的能力和興趣,可以選擇在家里自學。可以通過網絡上的教育資源、圖書館的書籍等途徑獲取學習資源,并制定一個詳細的學習計劃,確保孩子學到該年齡段應該掌握的知識和技能。
2、參加社會活動:可以讓孩子參加一些社會活動,例如志愿服務、社區(qū)活動等,幫助孩子更好地了解社會、培養(yǎng)孩子的社交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
3、學習一門手藝:可以讓孩子學習一門手藝,例如繪畫、音樂、編程等,有助于培養(yǎng)孩子的興趣愛好和技能,同時也可以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和自我表達能力。
4、參加體育鍛煉:可以讓孩子參加一些體育鍛煉,例如游泳、籃球、足球等,有助于培養(yǎng)孩子的身體素質和健康習慣,同時也可以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和社交能力。
無論選擇哪種方式,家長都需要密切關注孩子的情況,與孩子進行溝通,了解孩子的想法和需求,并給予孩子適當的支持和指導。同時,家長也需要考慮孩子的未來規(guī)劃,確保孩子能夠在適當的時間內回到學校接受教育,并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
14歲孩子不想上學怎樣勸導
14歲是人生中很重要的一個階段,一個人的興趣愛好或者想法會發(fā)生很大的變化,家長需要理解和尊重孩子的想法,但不能因為孩子不想上學而放棄教育。
家長不應該采取強制的方式來解決孩子不上學的問題,這樣可能增加孩子的抵觸情緒。
而是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例如興趣培養(yǎng)、寓教于樂等,以增加孩子的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能力。
家長應該通過與孩子交流,幫助他找到自己的興趣點,同時引導他正確地看待學習的重要性。
另外,也可以通過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激發(fā)孩子對學習的興趣,從而達到積極引導孩子上學的目的。
如何引導孩子自主學習
糾正孩子的依賴感,幫孩子制定學習計劃
當下的經濟和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了,很多父母和長輩都存在過度寵溺孩子的現象,凡事都喜歡幫孩子包辦好。在輔助孩子學習上,也習慣幫孩子安排好所有事項,比如幾點該寫作業(yè)了,什么時候又該背單詞了……
其實這樣很不利于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長期下去就產生了依賴感,試問這樣的寵溺下,孩子怎么可能會主動學習呢?因此,想要孩子養(yǎng)成主動學習的好習慣,首先就要學會放手讓孩子自己做主,自己安排學習和生活。
其次,父母和孩子一起”制定一份“詳盡”的學習任務表,所謂的“詳盡”就是要針對一星期或是一天的時間,安排決定自己在每個時間段做什么練習等,要把一天的時間表基本上安排好,這樣就可以督促自己按照計劃實行每一步。
一個好的計劃可以促使事情按照既定的目標發(fā)展,還可以提高學習效率。
讓孩子認識到讀書學習是自己的事情
家長不能過分督促孩子學習,被督促著學習,孩子就非常被動,時間一長就失去了學習的主動性。孩子就會認為,我讀書就是在幫你們讀,因為,是你們逼著我上學的。所以建議,督促孩子只能適當,而且要講究方法。
心理學研究證明:老調重彈,反反復復說同樣的話,會讓人產生一種習慣性的模糊聽覺,也就是明明在聽,卻根本不入心里去。
家長應該多利用一些認真對待學習,讓人欽佩、感人的故事,讓孩子把學習當成自己的事情,要獨立、認真、扎實地做好學習中每件事情,以達到培養(yǎng)孩子主動學習的好習慣。
培養(yǎng)孩子的求知欲
按照我們的話說,有求知欲就是“愛學”,孩子只有“愛學”,對獲得豐富的知識和好的成績具有一種內在的持續(xù)的追求愿望,才可能“學好”,并會主動的去學習。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