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不是不讓家長管,是必須把道理講通,放下家長的霸氣,尊重孩子,平心靜氣和孩子談談,真心交流一下個人對孩子的看法,也讓孩子說一下對家長的看法和需要家長做到哪幾方面?做到互相尊重,家里的每一個成員都有話語權,合理采納,家長要有耐心,慢慢孩子就會好了。
孩子不想讓父母管怎么辦
孩子不要我們的管教,而是要我們的引導!知道孩子為什么會叛逆嗎?因為你對待孩子跟對待身邊的其他人不一樣,對其他人的時候,你是一個普通人,有對,也有錯,你只能解決自己的問題,別人的問題他們也自己解決。
面對孩子時,你似乎變了一個人,與孩子相比,你是一個完人,他什么都不如你,他的問題你全部扛上肩,你對他充滿著權力和權威。孩子的叛逆,就是叛你的權力和權威。如果你放下了權力和權威,他就不會叛逆了。對于這樣的孩子,你有擔心他不聽話,朝壞的方向發展變化。別怕,你可以通過積極傾聽的方法了解他的真實想法,再用“我——信息”把自己的影響施加在他的身上,在你們相互尊重的前提,共同尋找沖突的解決方案,孩子就會平穩地度過所謂的叛逆期。
不能讓孩子全部聽你的,更不能全部聽孩子的,通過上面的方法,孩子會學到如何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家長需要學習,需要訓練,只有這樣,才能讓家庭充滿和諧與幸福!
“積極傾聽”就是通過引導,讓孩子說出自己心里的真實想法,這樣你才能找到孩子的根本問題是什么,我們稱為“你要這么聽,孩子才愿意說”。
“我——信息”就是要去影響孩子,但絕對不是命令孩子要求孩子。你必須向孩子表達出你的真實想法,說話時不要說“你應該……你必須……你怎么搞的”等等,而是說“我覺得……我擔心……我想把我的想法告訴你”等等,把他看作一個能理解你的人去傾訴,這是我們成為“你要這么說,孩子才愿意聽”
了解了孩子的想法,同時孩子也知道了你的想法,之后要做的事情就是你們共同商量沖突的解決辦法。你要堅持自己的原則——建立在理解了孩子的真實想法以后,他也會堅持他的原則,讓他提出解決辦法,提高他解決問題的能力,你再進行修改,多往返幾次,相信你們之間可以達成共識。
這樣教育出來的孩子沒有叛逆,會充分相信你,遇到問題自己能夠主動去思考解決辦法,遇到難題會主動找你幫忙。這才是我們想要的孩子,我們都會為有這樣的孩子而驕傲。
為什么父母管得太多孩子會反感
因為父母無論什么事情都替孩子安排好的話,孩子會覺得他被管束,沒有主動權,就很反感,開始抵抗,家長就說這是孩子不聽話,但家長的做法就完全對嗎?
也不是,家長的做法也是不合適,因為家長完全是按照成年人的做法,也是只考慮自己的權威,不尊重孩子的思想,靠父母權去解決孩子面臨的問題,孩子終究會反感的。
在做某些事情時,要尊重孩子與孩子商量,問問他是否愿意。
父母如何正確教育孩子
一、和孩子做朋友,不采取過激行為
正確地教育孩子就要放下姿態,主動和孩子做朋友,而不是一直表現得高高在上。家長要經常與孩子進行深入、親密的交談,傳遞出自己對孩子的愛。
此外,當孩子犯錯誤時,家長們要首先平復自己的情緒,切忌對孩子采取過激行為,不論青紅皂白先來一陣棍棒教育,而是要心平氣和地幫助孩子分析、解決問題。
粗暴地對待孩子不僅無法讓他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并加以改正,還會讓他們內心留下陰影,性格也變得偏激。
二、多給孩子一些陪伴
任何人都代替不了父母的愛和陪伴,只有在爸爸媽媽的精心教導和陪伴下,孩子才能受到更好的教育、養成良好的習慣。
因此,父母要更加用心地對待孩子,平時多和他們溝通、交流或者多視頻、打電話,及時了解他們的生活和學習情況,讓他們感受到即便爸爸媽媽不在身邊,也依然在關心和愛著自己。
三、家長要做好榜樣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一言一行都會給孩子造成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家長必須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
有很多書香世家就是如此,父母素質高、德行好,孩子自然而然也很有教養。
相反,如果在一個烏煙瘴氣的家庭環境中長大,孩子也很難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四、學會尊重孩子
孩子雖然要依附于父母成長,但他們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需要別人的尊重,比如:
尊重孩子的興趣——興趣是不斷激發孩子創造力的內在動力,當孩子表現出對于某一方面的興趣時,家長切忌扼殺,而是要進行鼓勵,讓興趣助力孩子學會一項新技能;
尊重孩子的人格——當孩子犯錯誤時,家長也不要過度責罵,而是要幫助他意識到錯誤,并指導他們進行改正,避免下次再犯;
尊重孩子的意見——當家庭中需要作出重要決定時,別忘了問問孩子的意見,尤其是關系到他們身的決定。這樣,孩子才能感覺到被尊重,以后也能成長得更加自信和優秀。
孩子猶如一張白紙,長大成材全靠父母的細心教育和培養。家長們學會以上四點,不但可以讓孩子身心健康發展,也能建立親密的親子關系,在孩子在溫馨、和諧的家庭氛圍中長大。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