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對于初二的孩子,一般是要以引導為主,讓孩子多參與社會活動。讓他們的精力有地方發泄,讓他們有自己的人生追求,那么他們就不會那么叛逆。家長和孩子溝通的時候,每次都先站在孩子的角度幫孩子思考問題,出主意。孩子就會敞開心扉,把家長當成貼心的知己。這樣孩子心里就會有了依賴。叛逆的思想也會淡化許多。
初二孩子不聽話怎么辦叛逆期孩子怎么管教
1、懂得尊重
還記得有次逛商場的時候,有位熊孩子在鬧脾氣,孩子的父親很嚴厲的地說“你是我生的,就必須聽我的話!”,這位父親選擇了以暴制暴的教育方式,最終結果只會讓孩子的脾氣越來越暴躁,在教育上,父母永遠都是孩子的鏡子。
處于叛逆期的孩子開始萌芽自己的想法和小脾氣,此時的他們內心會比較倔強,如果父母遇到孩子“不聽話時”可以采用談判或者是選擇的方式來處理,比如孩子想吃巧克力,但你是持反對的態度,你可以跟孩子說“如果寶寶現在想吃巧克力,吃了以后你能保證下個月都不再吃巧克力嗎?”
給孩子有選擇的自由,而不是嚴厲的教育,正確的教育是在尊重孩子的想法前提下的。
2、冷面父母
我這里所說的“冷面父母”不是指冷暴力,而是面對孩子叛逆期,父母要適當的選擇冷靜,而不是脾氣跟著孩子一起來,畢竟作為成年人,是比孩子更懂得控制情緒,比如遇到孩子在外面玩野了不想回家,怎么叫怎么拉都不想走,甚至一屁股坐在地上哭鬧。
很多“沒有經驗”的父母會用打的方式處理,他們認為只要把孩子打到怕了,孩子就會聽話,其實這只會讓孩子與父母之間產生隔閡。
正確的是父母先嘗試靜下來說明需要回家的原因,如果孩子繼續哭鬧,此時父母可以適當的冷處理,站在一旁先讓孩子自己哭個夠,其實很多小孩都是假哭,等他們發現這招不管用的時候,下次就不會這樣無理取鬧了!
3、主動認錯
沒有人天生就懂得做父母,有時候也會犯錯,或者會為自己過于嚴厲的行為感受后悔,當父母意識到自己做錯的時候,應該主動向孩子道歉,別以為只是一個3歲還不懂事的孩子,跟他們相處無需要如此認真。
要知道“3歲知老”這句俗語是有一定道理的,孩子在成長中的每個瞬間都會影響到成人后的性格和行為,所以父母跟孩子相處的時候,不要總是認為他只是個孩子,應該用公平、尊重人格的方式來處理。
家長如何與初二叛逆期孩子溝通
1、說話要精而少。過多的廢話會讓孩子覺得自己的父母在對自己進行說服教育。蘇霍姆林斯基這樣說過。教育的目的越隱蔽,那么教育越容易成功。
2、要掌握孩子的動向。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這孩子的身邊一定要有一個自己的眼線。要掌握孩子最近在班級怎么樣,或者說在外面做些什么樣的事情。這樣溝通才有針對性。我曾經見過這樣一個孩子,因為在班級里接受了老師的批評,情很低落,所以說作業做得很敷衍這個時候家長沒有掌握到孩子的動態,對他進行二次傷害,加深了孩子與家長之間的矛盾。
3、多一些活動的引導。在家里經常和孩子做一些親子游戲。比如說牙簽若干散亂著倒在桌面上。用手去一個一個拿牙簽,拿一根牙簽的時候不能碰到其它的牙簽等等。
孩子叛逆期不愿意理父母的原因
其實每一個叛逆的孩子背后都有深層的家庭原因。所以想要治標先治本。解決問題先查清楚問題的根源。
第一孩子所處的家庭,父母是不是很強勢呢?有的父母總是強調自己的權威,認為是為孩子好,所以孩子就必須聽話,按他們的意愿執行,孩子小時候還行,到了青春期特別煩這類家長。
第二是家長平時不聞不問,有事時才想起來教育孩子,缺勾通與交流,孩子也不理睬家長的說教。
第三就是家長本自存在很多問題,孩子不認同父母的理念,所以會很排斥家長。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