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脾氣暴躁應該和家庭有關系,這也與父母有一定的關系,可能是由于環境的影響。父母必須學會緩和情緒,孩子會跟著父母的情緒變化。
孩子脾氣暴躁和父母有關系嗎
一般來說是有關系的。孩子暴躁大吼大叫,一定是生活在一個沒有愛的家庭環境當中,孩子沒有安全感,所以才會通過這樣的方式引起父母的注意,所以父母一定要盡職盡責的去陪伴自己的孩子。
家長是孩子的老師,孩子脾氣暴躁,與家長和周圍環境的影響有一定的關系,身教大于言傳,家長應該創造一個良好的氛圍,讓孩子能夠健康的成長,因為孩子的模仿能力非常強,如果家長在家里脾氣不太好,有時候吵鬧,孩子看在眼里,會記在心里,他會照著去做,所以家長必須要注意自己的言行,然后耐心的積極的引導孩子,告訴他發脾氣是沒有用的,必須要靜下來講道理才可以解決問題,不能夠隨便發脾氣,
孩子脾氣大暴躁的原因
1、需求沒有得到滿足
由于家長的溺愛,有的孩子稍不如意便大哭大鬧,沒有得到滿足就會發脾氣。
2、沒有受到足夠重視
有時候當孩子喋喋不休地向家長講述某件趣事時,家長們卻常因忙于自己的事情,漫不經心的點點頭或哼哼兩聲,那么孩子會十分惱火的。
3、受父母影響
如果父母的脾氣本來就不好,寶寶也不會好到哪里去。此外,父母教育態度不一,一個管教一個袒護,這會使覺得寶寶有了“靠山”,也會出現無所顧忌、動輒哭鬧的現象。對于這種情況,就只能要求父母首先從自身做起了。
4、感到恐懼或受到傷害
無論兒童還是成年人,大部分憤怒來源于恐懼。當一個人感覺受到威脅,無論是人身安全受到威脅還是價值觀受到威脅,都會本能地感到恐懼,繼而轉化為脾氣,宣泄出來。
孩子脾氣暴躁,父母如何引導
1、觀察孩子發脾氣之前發生了什么事情
很多家長看到孩子無緣無故的發脾氣,自己的心情也會莫名的變得不好,從而就想盡快控制住孩子的情緒,但是忘記了思考,看看是什么事情引發了孩子的情緒,并且做好記錄,是不是總是這類事情讓孩子的情緒失控,先是觀察不去判斷和給出結論!
2、孩子發脾氣的中間先釋放情緒然后再講道理
孩子發脾氣的過程種家長一般有兩種表現,第一不要哭了,不要鬧了,再不聽話我就打屁股了。-恐嚇型家長,還有一種就是,好你說的什么都滿足你,你要買的什么都給你買,不要哭鬧了!-討好型家長,但是這兩種形式都不能讓孩子從根本上有所改變。
正確的做法是讓孩子宣泄自己的情緒,保持共情和接納,等孩子發泄完之后再給孩子講道理幫助孩子分析和理清事情發生的過程!
3、和孩子一起制作一個情緒的晴雨表,讓發脾氣的次數可量化
和孩子一起制作一個情緒的晴雨表,一般是以周為單位,孩子表現好沒有出現鬧脾氣的想象就是晴天,出來了就是陰天或者雨天,根據發脾氣的大小和程度來衡量,然后以周為單位,讓孩子統計自己的晴天、陰天和雨天的個數,之前和孩子商定好,達到多少數量的晴天可以奪得什么樣的獎勵,這個辦法積極的發揮孩子的主動性,很奏效的,孩子慢慢會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