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之所以出現厭學,大部分原因是因為父母的教育問題。當父母發現孩子厭學時,只一味的去教育孩子,持續的給孩子施壓,最終會導致孩子厭學情緒的爆發。孩子在學習上和父母會產生沖突,最后導致孩子學習狀態越來越不好,情緒越來越不穩定,厭學情緒就會越來越嚴重。
小學生不想上學是什么原因
一、心理上
從心理方面的角度講,心理學家埃里克森認為,小學階段的孩子正在經歷他們人生中第四個發展階段,這個階段的孩子需要解決“勤奮與自卑的沖突”。
這個時期是孩子想象力最豐富的時期,也是最熱情的時期。孩子的厭學情緒的高發期正是在這個時期。如果孩子的想象力和學業表現,經常得到父母和老師同學的夸獎,他們就會對自己更加充滿自信,經常體驗到勝任感和成就感,他們的勤奮感超過自卑感,學習方面和人際關系就會表現良好,形成良性循環。
反之,孩子缺少他人的鼓勵和贊許支持,父母的高期望值和要求嚴格,當做不到時他們會體驗到不勝任感和低成就感,對自己失去信心,表現自卑的狀態。
二、家庭方面
厭學的孩子在他們的家庭上,經常呈現以下特征:
1、父母看重的是孩子的成績,成績做為愛孩子的標準,忽視了與孩子親密關系的培養和溝通;
2、父母經常吵架,孩子在緊張的環境氣氛中生長,擔心害怕,學習上沒有心思,厭學情緒是他們發泄和表達的方式,以此引起父母的關注;
3、父母忽視孩子的表現,孩子表現優秀和平庸,父母不放在眼里,厭學反應期望得到父母的重視。
厭學孩子的家庭,基本上都是父母沒有給孩子創造和諧的家庭環境,父母經常吵架造成孩子厭學的其中原因。
三、學校方面
在學校里的同學關系不和,容易產生矛盾,產生抵觸情緒,難以融合到集體,感覺到孤獨,被孤立的狀態。
受到老師的批評沒有很好的引導,產生抵觸學習的狀態。校園里的欺凌行為,都會讓孩子產生逃學厭學的情況。
家長應該怎樣對待厭學的小學生,引導孩子回歸到正常的學習中來呢?
1、家長要以身作則,要愛學習,營造良好的家庭學習氛圍。家長別沉迷于麻將、電視,孩子在家里學習的時候,家長可在旁邊練練字、讀讀書、鉆研下業務知識。家長愛閱讀,孩子也往往養成了閱讀習慣,家長愛學習,孩子也往往有學習興趣。每天,家長還可孩子交流,問今天孩子學到了什么,有什么體會,談談自己在閱讀什么書,有什么收獲。從而提升孩子的學習興趣。
2、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鼓勵孩子和好學、上進的孩子交朋友。創造條件讓孩子接觸些優秀的成年人和小孩。“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3、贊賞孩子的進步,讓孩子多些成就感。在孩子取得進步哪怕是微小進步時,熱情洋溢地給予他鼓勵。要和學校老師溝通,請他們在孩子取得進步時,表揚孩子,讓孩子嘗到學習的甜頭。
4、管理好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多少成年人都抵擋不住網絡的誘惑,何況孩子。孩子最好別配智能手機,在電腦上玩游戲也要限時,形成規矩。
如何培養小學生養成學習的好習慣
1、指導學生做到課前提前預習課程,每天在上課前,都要自己先認真看看今天數學課要學習的課程,了解這節課的課程的知識點、重點、難點,為這節數學課的課堂學習做好準備。
2、每天的預習遇到不懂的地方可以采用查資料尋找答案或者可以向同學、家長詢問,如果問題還是沒弄清楚要把它用記號標識出來,這樣在課堂上有重點地學習,學習效果會更好。
3、要培養學生預習時集中精力,養成一絲不茍的學習習慣,培養成良好的課前預習習慣。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