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初一是初中階段的開始,如果這時候成績差,是完全有希望把落下的補上的,這需要孩子和家長共同努力。作為家長,應該注重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譬如認真聽課,學習專注等。
剛上初一成績就跟不上怎么辦
1、分析原因
初一學習跟不上的話也是正常現象,不要太著急給孩子太大的壓力,初中的學習方法、學習難度以及學習氛圍和小學都有很大的不同,孩子學習跟不上你要先分析孩子跟不上的原因是什么,是難以適應環境的變化呢,還是聽不懂老師上課講的內容,家長應該花點時間和孩子溝通一下,看看到底是什么情況。
2、利用假期學習
家長假期的監督,假期期間,家長一定要監督孩子們有效的復習上一年學習的知識,預習下一年的知識。如果家長沒時間可以給孩子報一個負責的補習機構,讓老師幫忙監督。
3、正確的學習方法
每個孩子學習都有自己的亮點,尤其學霸型的孩子,孩子一定要多向他們請教,多觀察他人的學習方法,調整自己的不足,方法用對就能事半功倍,方法用錯只能努力白費。初一最重要的不是分數,而是習慣,前期就算再痛苦再沒有結果,家長也要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學習習慣,借助如筆記本、錯題本、時間管理本等工具養成,提高學習效率。
初一的孩子為什么學習跟不上
1、沒有改變學習方法
不理解數學也是需要“背”的。同學們在小學形成了一個意識,好像說數學是需要理解,靈活應用,不需要背,這是不對的。數學是在記憶的基礎上再靈活應用。
那小學數學為什么不需要背呢?是因為小學數學知識非常簡單,不需要特意有這個記憶的過程,而且老師在課堂上反復講解,這種記憶過程實際上被隱藏在了課堂上。
但是到了初中,隨著知識難度的加深,知識量的增加,這些東西必須要專門回家復習并且記憶。但是相當一部分同學形成不了這個習慣,所以知識記得似是而非,那么在用的時候當然就不知所云了。
2、沒有改變思維習慣
小學知識比較淺,做題基本上都是以模仿性為主,但是到了中學,題目以模仿性為主的變少,以創造性為的變多,而且越往高年級學習越是這個樣子。
由于同學們在小學養成了習慣,老師上課講什么,回家作業就做同樣的題型。到了中學階段,老師上課講的題型和回家做的題型不一樣,如果不能夠靈活思考,綜合應用知識,勢必學習成績會越來越差。
3、沒有形成良好的時間觀念
小學的內容比較淺,放學又比較早,早早的就完成作業,剩下的大把時間就可以玩耍。但是到了初中,一下子就有12門功課,門門有作業,課課有練習,如果不能夠抓緊時間,連作業都完不成,更何況談復習與預習呢?學習效率提不上去,學習成績和質量肯定提不上去。
4、學習主動性不夠
只滿足于完成老師布置的書面作業,回到家復習預習,總結反思都不做。一點額外的練習也不想多做,這樣的態度,是不能適應初中學習生活的要求的。
在小學的時候,家長對孩子的要求也是以快樂為主。但是到了初中,家長也要改變自己的思考習慣,及時適應由一個小學生家長變成一個初中學生家長的變化,給孩子在行為思想等各方面與正確的引導,幫助孩子順利渡過初小銜接。
孩子初一需要掌握的學習方法有哪些
1、課前預習
每次上課前一天晚上看第二天的課,這樣你上課是把不太理解的可以重點聽一下,不會的可以當堂問,學習效率極大提高。
2、上課認真聽課
老師上課講一分鐘等于你課下一個小時,上課一定認真聽課,做好筆記
老師上課講的都比較系統,好多要注意的地方老師都會指出。
3、課后一定認真做作業、復習課
課后的認真做作業非常重要,是鞏固和檢查你學的情況,課后一定要把今天的課再看一遍。
4、適當做課外習題
老師不會把每一種類型的題都給你講了,這需要你有一本自己的資料,認真做。
5、一定準備一個錯題本,把每次作業、練習、考試錯的題都抄上去,這樣你會記憶更深刻,每次考試前都要看一遍。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