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這個年齡已經成年了,要有自己對人生的規劃。父母可以和他進行多次溝通,責罵是沒用的,帶他去社會上看看各個行業的人是如何在努力奮斗的。一定要多和兒子談談心,告訴他沉浸在游戲當中是不可取的。
二十幾歲的兒子沉迷游戲怎么辦
對于孩子的這種瘋狂的行為,必須及時制止,否則后果難以預料。孩子已經20多歲,是一個成年人了,有自己的意見和想法,這個年紀的孩子應該是處于讀書,上大學的年紀,如此沉溺于游戲,家人看了肯定也是非常痛心和無奈的。
對于這種打游戲的行為,而且是瘋狂地玩游戲,有可能是行為成癮,對于自己的行為已經無法控制,為了追求心中的快感,玩游戲,游戲當中的欲望,滿足自己的內心。
第一種解決辦法,脫離玩游戲的環境,從游戲中走出來,用其他的東西代替游戲,轉移他的注意力。游戲里面的人物,對于他來說,吸引力,誘惑力很大,另一方面,說明他的內心比較空虛,只能用游戲去發泄,沒有動力。
給他找個動力,目標,刺激他的心理,比如,他還沒有結婚的話,給他找個自己喜歡的人,為了追求喜歡的人,人是可以有巨大的改變的。
然后是打游戲的環境和圈子,有人愿意陪他一起玩,為了融入環境,不讓自己變得沒有朋友和孤獨,他也會主動融入游戲環境,解決辦法是父母也主動進入游戲,和他作伴,陪他玩,慢慢引導,把他帶出游戲圈。
為什么越來越多的孩子沉迷手機游戲
1、游戲在升級設計上往往都是分階段、設置關卡,進度都是先易后難,而且在最初的幾級升級都特別容易,除此之外,升級后還會有各種裝備獎勵。哇塞,孩子們在玩游戲時,每解鎖一個新關卡時,內心的是聲音是:我真厲害,又前進了一步,這時候的感覺就叫成就感。而這種感覺是每個人都很想要,都必須要的一種感覺,也是促使孩子繼續向前的很大動力。玩游戲如此,做任何事情都如此。
2、有些家長沒有真正了解孩子需求,以為給孩子滿足物質需求就夠了,孩子沒有得到成長過程中應得的家庭關愛,就容易養成手機網癮的毛病。
3、網絡時代的孩子,他們很可能不愿意選擇父母為他們設計的漫長的應試成功之路,他們可能也想像現在的當紅小鮮肉一樣,快速成功揚名,于是不愿意學習,整天沉迷網絡。
父母與孩子溝通技巧
一、不要嘲笑孩子。
孩子的世界和大人的世界不一樣,當孩子認真的告訴家長某件事的時候,家長不要去嘲笑孩子,或者秉持著輕蔑、不信任的態度,這樣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也不利于親子關系的和諧,久而久之,孩子就不會愿意再和家長有交流。
二、主動和孩子分享。
有時,在合適的場合、合適的時間,家長可以主動和孩子分享自己的想法,、心情,以及對事物的看法,但是家長也不需要把自己全部的擔心告訴孩子,這樣只會讓孩子產生負擔感,甚至會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讓這場溝通起到相反的作用。
三、了解孩子的想法。
當需要作出與孩子相關的選擇時,父母最好能征詢孩子的意見,比如報培訓班,不要看著其他家長報什么就報什么,也要適當的征求孩子的意見,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雖然孩子有時候會問家長的意見,但其實大部分這樣的情況下,孩子自己都已經有了主意,他們只是需要從家長那里獲得認同,證明自己的想法沒錯。
四、保持平等關系。
父母和孩子溝通的前提最重要的就是平等。不少父母總是喜歡在和孩子溝通時把自己放在一個高高在上的位置,從而扼殺了孩子的話語權,使原本和孩子之間的溝通變成了父母的“獨角戲”。這樣的方式讓這場溝通失去了原本的意義。因此,在溝通中,父母要把自己和孩子放在平等的位置上,和孩子保持平等的關系。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