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父母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除了傳授知識,最重要的就是糾正孩子的錯誤行為和認知,從而引導孩子往正確的方向發展。對于父母來說,教育孩子過程中最頭疼的事莫過于孩子反復犯錯。真不知道熊孩子是沒聽懂教導還是故意的“知錯不改”,這也成了許多寶媽的心病。
在很多父母看來,孩子屢教不改是他們故意的。因為父母會認為:如果孩子你聽不懂,那是父母的原因,父母沒有資格怪你。問題是孩子你聽懂了,也知道是怎么回事,但是還是照樣犯這類錯誤,不怨你怨誰?但凡孩子你做事的時候,稍微注意一下,就不會再犯這類錯誤。真實基于這種認知,父母極容易情緒失控,對孩子發火。
1.找到屢教不改的根源,對癥下藥。孩子屢教不改,究其原因,不外乎這幾種原因:自制力差、習慣不好、對外界的某些誘惑抵抗力差、交往的朋友不好等等。家長只要找到了孩子屢教不改的根源,然后沿著這個路子堅持引導,相信經過一段時間后,孩子的這個毛病會逐漸好轉。
2.家長自身一定要做好榜樣。家庭教育中有一個很重要的教育方法,就是榜樣。家長在平日的生活中,對自己許諾過的事,自己答應過別人的事,一定要信守承諾,善始善終。家長堅持這樣做,天長日久,孩子就會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屢教不改的毛病也會漸漸消失。
3.同孩子一起制定一個切實可行的計劃,用計劃規范孩子行為。注意,這個計劃家長必須同孩子商量制定,不能由家長定好,然后再強加給孩子,如果這樣做的話,不但起不到應有的積極作用,有時還會產生負面效果。
4.同孩子一起完成一項任務。這個任務家長可根據自家以及孩子的實際情況制定。任務必須有家長參與,這樣做的目的,一是激勵、幫助孩子,一是督促、提醒孩子。一般而言,只要家長能和一道完成這么5項任務,孩子屢教不改的毛病就會轉變。
5.重視好的行為習慣的培養。家長在想方設法改變孩子的這種壞毛病的過程中,一定要堅持不懈的做好這件事:培養孩子好的行為習慣。常言道:習慣成自然。孩子好的行為習慣一旦養成,不用家長操心,孩子也會天天向上。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