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中學生還小正是學知識的時候,應該繼續(xù)上學。如果基礎確實沒有打好,對學習不感興趣,一心想輟學,那就要想個其它的途徑,再去學習一些其它的本領(lǐng)。
現(xiàn)在是知識大爆炸的時代,將來社會對知識的需求和運用會更加明顯。一個連高中都沒有讀完的人,如果再沒有其他專業(yè)技術(shù),在社會上很難找到稱心如意的工作。只能干一些簡單的體力活或者服務行業(yè)的工作。
作為一個中學生,小小的年紀不應該沒有志向。以前年紀小不懂學習的重要性,荒廢了學業(yè),浪費了部分青春。現(xiàn)在已經(jīng)能夠綜合考慮事情,判斷是非了,不要再把剩余的青春浪費掉。
中學生不想上學怎么辦呢?
首先、問題嚴重的孩子不要再緊盯上學這件事情。
假設學生已經(jīng)到了死活不愿意去學校,與父母對抗的境界,那么他去學校估計也學不了什么了。讀書對于孩子來說固然重要,但是現(xiàn)在他的性格是否適合讀書,是否適合以后在社會生存呢?一個不愿意凡是被包辦,眼高手低,一個打罵父母,一個有一點困難就會逃避,一個沉迷網(wǎng)絡的孩子,再讓他讀書已毫無意義。如果發(fā)展到這種程度,建議家長選擇讓孩子棄學,另尋出路,說不定會出現(xiàn)“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明花明又一村″的妙境!
其次、因?qū)W習困難厭學的孩子多進行學習方法的指導
學習感到吃力而產(chǎn)生不上學會頭的中學生,要及時進行指導,讓他們了解學習的本質(zhì),關(guān)注學習過程本身,而不是為成績所累。很多時候,孩子并不清楚學習應該學什么,學習到底有什么意義,現(xiàn)行教育體制對成績的強調(diào)幾乎是他們對學習的唯一印象。這樣,成績不好的孩子對學習的厭惡也就非常自然了。此外,很多孩子非常渴望學好,但卻缺乏正確的方法,久而久之他們的自我效能感會大幅下降,對學習產(chǎn)生習得性無助等問題,因此就開始逃避學習。
最后、對習慣不好產(chǎn)生輟學念頭的學生多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習慣
俗話說″習慣決定命運”,如果父母不注重學生的習慣培養(yǎng),無疑是在葬送學生美好的未來。學生在年幼的時候,對好習慣壞習慣是沒有什么概念的。父母要有意識的引導,只有學生深刻意識到好習慣的重要,才會主動強化這種好習慣。這就需要父母不斷對學生強調(diào)好習慣的重要性。當然學生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絕非一日之功,其主要原則是:低起點,嚴要求,小步子,快節(jié)奏,多活動,求變化,快反饋,勤矯正。
總之,要先跟孩子溝通,千萬不能兇孩子,去了解孩子的真實想法。是因為學不會聽不懂導致不想上學,還是因為在學校跟同學發(fā)生矛盾影響的,還是因為某位老師不太喜歡造成的。中學生正處在叛逆期,思想天馬行空,一定要溝通了解分析,找到問題發(fā)生的原因。再對癥下藥,因材施教!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quán)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