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經常看手機,他肯定是玩游戲或者是看別的什么不好的東西,一定要給他控制時間,每天不能超過幾個小時,不然學習就會退步的。
孩子總玩手機不聽話怎么辦
1、取得孩子的認同,拉近孩子的距離
父母如果想要了解到孩子的內心,就要拉近與孩子的距離,不能總是擺出一個高高在上的姿態,這樣也會對孩子產生影響,更加抵觸父母。家長應該耐心的和孩子交談,必要時可以融入其中,適當跟隨孩子瀏覽手機中的內容,玩游戲,在過程中發現問題,在營造的良好氛圍中借機教育孩子。伸手打罵往往會起到反效果,不但不能制止孩子的手機癮,還會拉開與孩子之間的距離,特別是處在叛逆期的孩子,叛逆心理反而會更加嚴重。
2、嘗試了解孩子沉迷手機的原因
孤獨、對現實生活感到無趣這些都可能是孩子沉迷手機的原因,解決問題首先就要追根溯源,了解孩子沉迷手機的根本原因,從根部擊破才能解決問題,知道病因何在才能對癥下藥。最好的方法就是根據孩子感興趣的事情,給他們報一個興趣班。如果一個孩子的精神世界是豐富的,業余生活是充實的,情感世界是飽滿的,那么他們肯定是不會沉迷手機的。
3、以身作則
家長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個導師,也是能在孩子未來生活起到最大影響的一個,舉一個關于自身的例子來進行教育,無疑是個好辦法。家長在家里的時候盡量少玩手機,多看書。如果家長在家里一直玩手機的話,孩子就會覺得手機上是不是有什么吸引人的東西,有什么好玩的,讓爸爸媽媽拿起來就不愿意放下了。所以,希望每一位家長能夠真正對孩子進行了正確地引導,適度地交流以及足夠的陪伴。
孩子為什么會有沉迷游戲這樣的表現
首先,游戲本身的樂趣,是孩子在現實生活中不容易體會到的。
孩子天生喜愛游戲,這是天性。為什么你阻止孩子玩游戲注定遭到失敗嗎?因為你試圖對抗的是人的天性。在游戲中,孩子可以隨心所欲地破壞,體會到“我的世界我做主”、“隨意對抗”的掌控感,這種自由是他在生活中無法體會的。
其次,孩子之所以有這樣的表現,還是有匱乏感。
不少家長期望孩子替自己爭光,期待孩子有個好成績,考個好大學,有個好工作,那樣就證明自己是個好媽媽,是個有能力的媽媽。把自己的價值感投射在了孩子身上,需要孩子來成全自己的人生。孩子小時候乖巧聽話,除了學習就是學習。
可是學習太苦了,到青春期的時候,自由的天性,逐漸強大的身體,讓孩子一下子就變得不聽話了。壓抑的憤怒和天性,讓孩子在游戲中去尋找、去釋放,游戲成了孩子的寄托。游戲在本階段占中心地位,執行著自我的主要功能,并在解決內心各種矛盾中體現出自我治療和自我教育的作用。
如果父母這時候能夠懂得孩子,通過調整自己的行為,不再干涉孩子,讓孩子釋放出壓抑的攻擊性,通過自我整合,還是可以得到很好的發展。
最后,游戲的設置就是讓人“沉迷”的,這是游戲開發者精心設計的誘惑。
玩過游戲的人都知道,剛開始玩一個游戲,他就開始贈送你各種小禮物,延長你在游戲中的時間。即使在游戲中失敗,除了隊友會罵你,游戲不會指責你。游戲對玩家的態度就是包容接納,這種模式誰能抵抗得了?
如何避免或者擺脫孩子沉迷手機呢?家長要做好一下幾點:
1、以身作則
很多孩子喜歡上玩手機,就是受到父母的影響。因為父母每下班天都會玩手機,導致孩子對手機產生了好奇心,孩子就會想方設法的接觸手機,最后從喜歡玩手機,轉變成沉迷手機了。所以,父母一定要以身作則,在家里,尤其是在孩子面前,一定要少玩手機,盡可能不玩手機,不要讓孩子接觸手機游戲或者其他的娛樂性在項目。
2、父母要多陪孩子玩益智類游戲
孩子的性格成長是離不開父母的影響的,所以,父母要多給孩子傳播正能量,多帶孩子晚一些益智類游戲,多鍛煉孩子的思維能力,讓孩子喜歡多動手、多動腦,開發孩子的大腦,打開孩子的思維,讓孩子熱愛學習,熱愛探索。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