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最好不要打孩子,因為孩子畢竟是孩子,是非觀還不是那么的完全。作為父母最重要的是要有耐心,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不厭其煩,這樣久而久之我們肯定能幫助孩子改掉身上的壞毛病。
小孩子不聽話怎么打
打罵不能解決孩子的教育問題,只能宣泄父母的急躁情緒。很多的家長明明都知道管教孩子打罵是不起作用的,但是卻又改不了這樣的一個管教方式,往往都是用打罵的方式來管教孩子,結果效果不好,并且更容易引起孩子的叛逆,反抗,所以往往會弄巧成拙。
尤其對于青春期的孩子而言,如果采取打罵的方式,會讓事態會變得更為嚴重,所以要想辦法采取另一種方式,嘗試著溝通,也許效果會好一些。
小孩子不聽話怎么教育
第一個方法:和他們冷靜溝通。
孩子不聽管教時,內心處于負面情緒,對于父母的說教和責罵自動隔絕。我們不妨先避開他們的情緒,等到其平復之后,再進行冷靜溝通。家長可以先詢問孩子的想法,耐心聆聽他們觀點,之后再說出自己的建議讓其做參考。
有了暢所欲言的機會,孩子也感覺到了尊重,自然愿意思考父母的指令。當他們懂得家長的良苦用心后,也會乖乖執行父母給出的建議。
第二個方法:讓他們做出假設。
對于父母的指令,孩子大都會憑借主觀意愿對其作出評價,不會客觀分析其中利弊。正如我女兒不愿意向哥哥道歉,是因為在她看來,自己心情憤怒沒有得到安慰。反而要向對方道歉,在極不情愿的情況下,她也就不會聽我的指令。
我們不妨讓孩子做出假設,通過換位思考,使其明白父母的深意??梢哉f:"如果你有過孩子,不聽從你的命令,你會有何想法呢?"一番思考之后,他們便能夠體會父母的感受,自然也會聽從父母的命令。
孩子不聽話,家長可以借鑒這4種"懲罰"方式:
1、安排孩子做家務
動手清洗地板,擦洗窗戶,搓洗衣服,折疊衣服,布置書房等等都是既可以鍛煉孩子實踐能力,又能督促他們獨立思考如何分類、處理物品的絕好機會。
在家里看著家長辛辛苦苦、忙忙碌碌的把家里布置得干干凈凈的小公主、小少爺們即感嘆家長的家務能力又懷揣著僥幸心理,覺得家務和自己沒有關系,在家里只顧吃喝玩耍,理所應當的認為自己年紀尚小不需要負擔家庭勞動。
安排孩子做家務可以是對他們亂丟、亂放、亂畫東西的體力懲罰,也是養成他們的主人翁意識,將自己作為家庭的一份子,承擔應有的責任和義務。在做家務的過程中讓孩子學會換位思考,感受家長的辛苦,在勞動的艱辛中珍惜來之不易的勞動成果。
2、取消孩子玩耍的權利
還處于成長時期的孩子們好奇、好動,閑不下來。他們經常需要串門找年齡相仿的小伙伴交流玩耍,但是身體和心理上又還不夠成熟,對相處中的情緒起伏控制不佳,容易發生爭吵、打鬧。肢體沖突如抓傷、撓傷,言語沖突如言語攻擊侮辱都不利于孩子們的身心健康。更嚴重的會導致孩子形成心理陰影,造成社交恐懼。
必須用正確的懲罰方式來教導、糾正孩子的錯誤行為,取消孩子玩耍的權利,將他們置于獨立、隔離于群體的空間,冷靜下來思考自己行為的不當之處,并引導他們以同理心去關心、關愛身邊的伙伴。
3、給孩子布置體育運動任務
一定時間和數量的運動能促進身體激素的分泌,調節穩定情緒,帶來愉悅的心情。給孩子布置體育運動任務,如蛙跳、蹲起、跑步、跳繩等,既能鍛煉孩子的身體協調能力,又能從小培養孩子的運動習慣。
對打鬧、丟砸東西的情緒起伏較大的孩子而言,體育運動是健康的發泄方式。家長用體育運動作為懲罰,在陪伴時教練式的適當引導,能提升他們的耐受力及反應速度,達到理想的訓練效果。
4、暫時沒收孩子喜歡的東西
可愛的玩偶、變形金剛、小汽車、樂高積木……不同的孩子有自己不同的喜好,也都有自己愛不釋手寶貝的玩具。家長可以暫時沒收孩子喜歡的東西作為懲罰,在他們完成該整改的任務如:做完學校布置的作業,清理完該打掃的衛生后再將物品歸還給孩子。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