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14一15歲的孩子在叛逆期常常表現出以下行為:反抗家長和教師的權威,經常與他們爭吵;追求獨立,拒絕接受父母的指導和干涉;追求自我認同,可能會加入一些叛逆的群體或采取叛逆的行為來顯示自己的個性。下面來看看具體的表現。
14一15歲叛逆期表現
1、脾氣差、沒耐性。或許是由于進入青春期,受到體內激素變化的影響,孩子的脾氣會變得異常火爆,一點就燃,稍有不順就要發脾氣,特別是爸爸媽媽不能理解自氣時,只好將火氣發泄在最親近的人身上。
2、心情低落。單個孩子或許會呈現心情低落,言語變少,不好教師、同學交流,也不好家里的爸爸媽媽進行交流,開叛逆關閉自我。有或許深陷小說或許網絡之中,特別留意的是留守兒童或許單親家庭,這種狀況或許呈現的更早、更快
3、脾氣暴躁,厭世心思嚴重。青春期叛逆的孩子通常都很好動,精力充沛,所以也喜歡測驗各式各樣的新東西,但同時對校園的同學、教師等不滿意的地方,也常常采納批評態度。常常由于一點小事和同學教師相處不快
4、不尊重爸爸媽媽。青春期孩子叛逆最為明顯的表現便是無視爸爸媽媽,不尊重爸爸媽媽,有的叛逆嚴重的孩子還會有打罵爸爸媽媽、頂嘴爸爸媽媽的行為。對于扯謊張口就來的孩子,爸爸媽媽根本搞不清孩子的意向,不知道孩子說的哪一句是實話,這樣的孩子如果在成年之前不糾正行為,就等于是養成了一種不靠譜的人。
14一15歲孩子叛逆家長怎么引導
與孩子平等的溝通
14歲的孩子已經在心理上認為自己是一個大人了,他們喜歡反駁父母可能不是因為認為家長說的話是錯的,也可能是忍受不了家長的態度和說話的方式與語氣。因此,家長在與孩子溝通的時候,不妨擺出平等、和藹的態度,用商量的方式與孩子談論問題,讓他們也參與到討論中來,說不定更容易讓孩子接受。
理解孩子
家長不能只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問題,教育孩子的時候,還需要充分地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只有真正地感同身受了,才能幫孩子解決問題,或者在教育的時候,更易讓人接受。
做好榜樣
家長也應該時刻反應自己的所作所為,人無完人,而且孩子的一些性格和行為是遺傳自父母以及模仿父母的。在覺得孩子不愛學習、沉迷手機和游戲的時候,家長也可能想想自己做到不玩手機,好好學習或專心陪伴他們了嗎?
樹立未來的目標
還有一些孩子,一到14歲就焦慮、矛盾,可能是因為他們沒有找到自己人生的方向,哪些從小就知道自己長大之后要做什么的孩子,14歲的時候也可能想其他年齡段一樣,心無旁騖地為未來努力。家長可以在孩子還小時,就多培養他們的興趣,幫他找到未來的方向,即使孩子上初中了,也不晚,多與他們交流或帶出去走走,也能開闊視野。
青少年的叛逆期大概在什么年齡段
事實上,每個青少年的叛逆期都有所不同,有的人可能經歷的叛逆期更加長一些,一般將青少年12歲到18歲叛逆期稱之為“青春叛逆期”,不同的時間,有不同的個性發展,心里生理發育特點。
一般處于叛逆期的青少年,由于正處于心里的過渡期,其獨立意識和自我意思的日漸增強,迫切的希望可以擺脫家長的監護,不希望父母再把他們當做小孩子一樣看待,有的青少年為了表現自己的非凡,他們也就對任何事物都有強烈的逆反情緒。
一般14歲左右是青少年青春叛逆期行為的高峰年齡段。男孩多于女孩;在此階段,孩子的學習成績也會下降,和父母,老師的關系搞的也是非常的不好。
家長們一定要注意的是,在叛逆期的孩子家長一定要多關心一下,改變自己的教育方式,少一些指責謾罵不理解,多一些溝通,避免孩子做出某種極端行為的事情。
家長一定要多一些耐心,細心。學會和孩子相處,尊重孩子的自尊心,與他們建立一種親密平等的朋友關系,允許孩子參與家庭的管理中,當他們遇到困難,失敗的時候,多安慰鼓勵,如果他們戀愛了,多開導如何正確的處理男女之間的關系。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