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要多和孩子一起去找樂趣,讓孩子知道,世界上還有快樂,是來自生活的,而不是來自單純的電子產品,父母和孩子一起去探索生活趣事,不僅能改掉孩子迷戀手機的壞毛病,還能增進感情。
小孩迷戀手機怎么處理
1、找到替代品
觀察孩子對什么感興趣,找尋另外可以給孩子帶來歸屬感的事物,比如對繪本感興趣的孩子,在繪本中,也能滿足ta的好奇心和成就感。
在電子設備里為孩子下載簡單的動畫,方便控制觀看時長;在設備上裝一些電子書,讓ta覺得看書和看手機好像也差不多。
找到可以引發孩子好奇心的東西,給ta講有趣的故事,帶小孩去戶外探險、旅游、踏青的時候也可以附帶上相關的小知識和故事。
和孩子一起記錄經歷過的趣事,培養對事物觀察,思考的習慣,還提高了學習、分析、表達、溝通、邏輯思維等能力。
2、以身作則
我們可以把視線從孩子身上移開,關注到自己身上,因為父母的行為方式是孩子最好的榜樣。先管理好大人自己的行為,形成一種學習的“場”,自然而然會影響到孩子,也就會形成良好的習慣。
要不然我們在管教孩子不要玩手機的時候,ta會回答你說:“你也整天玩手機啊,為什么不讓我玩?”
當然我的意思并不是說“父母不能玩手機了”,父母給孩子的示范不是不玩手機,而是專時專用。只是避免出現以下情況:
媽媽在監督孩子做作業,一邊要求著孩子專心努力認真,一邊自己坐旁邊玩手機。
孩子放學回家,想找爸爸聊天,可是全程爸爸都專注著手機上的斗地主,有一句沒一句地應付著。
3、做約定
可以與孩子做個約定,可以玩游戲,但是玩耍時間是需要“購買”的,用學習時間來換取玩游戲的時間。
比如可以學習1個小時,可以得到0、5-1小時游戲時間,視情況而定,而且每次學習和玩游戲的時間都要記錄下來。
孩子依賴手機的幾種類型
孩子依賴手機的類型不盡相同:
社交型依賴。手機通訊錄里有200個好友,微信朋友圈里有300好友,QQ各種群里面還有4000多好友,這么強大的人脈關系讓孩子難以割舍。
游戲型依賴。手機里面的網絡游戲特別多,在長期的戰斗中積累下來的功勛和經驗使得孩子成就感爆棚,倍感滿足。
娛樂型依賴。手機里面全部都是電影、音樂、照片,弄得孩子心猿意馬,不想寫作業總想摸手機。
家長怎么避免孩子迷戀手機
1、給孩子做榜樣
想讓孩子不沉迷手機,首先家長要以身作則。平時需要避免在孩子面前玩手機,可以多騰出時間來跟孩子進行一些互動,或者是帶孩子參加活動,一起外出游玩等。這樣做不僅能夠增加親子之間的感情,還能夠避免孩子無聊之余通過手機來打發時間。
2、鼓勵孩子外出交往
孩子在與其他人的交往過程中,不僅能夠培養孩子的交際能力,還可以提高孩子的情商。很多孩子沉迷手機,都是因為現實中與其他人交往不多,導致孩子沉迷于手機的虛幻世界當中,當孩子在跟朋友、同學之間交往的過程中收獲了友誼和快樂,自然就不會在沉迷于手機的世界中去了。
3、幫助孩子培養興趣愛好
幫助孩子培養興趣愛好,能夠大大地減輕孩子對手機的依賴。比如讓孩子學習畫畫、羽毛球、音樂、籃球等,都是非常不錯的業余愛好,不僅能夠強健孩子的體魄,增加孩子的知識面,還能提升孩子的才藝,對于以后的生活上也十分有用。
4、讓孩子適度地使用手機
在這個手機高度普及的時代,想讓孩子完全脫離手機也并不現實。家長可以跟孩子約定,一周可以玩多長時間的手機,大家都共同遵守,同時家長也要幫助孩子辨別網上的優劣內容,避免孩子上當受騙。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