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愛玩手機,有些家長覺得這應該完全禁止,其實不然,適當接觸電子產品有利于孩子與時代接軌,但是正確引導孩子使用電子產品就是家長的工作了。
小孩玩手機怎么辦大人怎么處理
父母要以身作則
父母應該知道自己就是孩子的鏡子,所以,父母千萬不要下班之后,就直接躺在沙發上玩手機,這樣孩子也會學著父母的樣子,沒事的時候,就躺在沙發上看手機。
就算父母真的忍不住想要玩手機,父母千萬不要在孩子面前玩手機。父母可以找個孩子看不到的地方看看手機放松自己。總之,就是不要讓孩子看到自己玩手機的樣子。
多陪陪孩子
很多孩子玩手機也是為了打發時間,父母就算再苦再累,也不要忘了陪伴孩子。父母可以把自己當成孩子的"玩具",然后代替手機。相信,孩子內心是更希望父母能夠陪伴他的。因為,孩子肯定更愿意面對一個有情感的人吧,而不是一臺冰冷冷的手機。
出去玩了,父母也不能只是一味地看著手機,最好多和孩子說話,聊天,談心。不要讓孩子覺得,在父母的心目中,他還比不上手機呢。
制定規則
當孩子看到父母在玩手機時,父母可以這樣和孩子解釋:"我上了一天的班,很累,我想看看手機放松一下自己,這樣明天我才能有更好的精力來面對新的工作任務。"
父母可以給孩子制定一些玩手機的規則,規定孩子在什么時候才能玩手機,讓孩子學會勞逸結合,避免腦子因為長久的學習而變"笨"。這樣,父母和孩子就相當于遵守相同的規則,孩子也更愿意去遵守規則。
玩手機對孩子有哪些弊端
對孩子的視力不好。很多愛玩手機的孩子,小小年紀就戴上了眼鏡。
對孩子的健康不好,孩子總是弓著腰玩手機,而她的身體還處于發育期,骨骼還沒有完全成型,腰椎頸椎很容易變形。
對孩子獨立意識的形成不利。手機里的動畫片,或者游戲,會讓孩子沉浸在一個虛擬的世界里,容易被虛擬世界的規則限制,失去獨立的思考。
嚴重影響孩子專注力。有些家長會說孩子玩手機的時候特別專注,叫他他都聽不到。實際上,孩子的專注力是分為有意注意和無意注意的。
孩子學習,動腦筋解決問題,這個過程是有意注意。而孩子看電視或者玩游戲被吸引,沉溺其中,是無意注意。而在學習中,孩子需要的是有意注意,經常玩手機的孩子,很難做到有意注意。
如何引導孩子正確使用手機
孩子使用手機要“有理”
有理,就是要有理由。簡單來說,就是什么情況下,孩子能使用手機,也是引導孩子,處理好學習、休息、娛樂關系。比如在孩子有作息時間表的前提下,只要說出使用手機的理由和使用時間,就不一定非得要禁止。這樣也有助于養成良好品質。
孩子使用手機要“有節”
家長要保證,孩子使用手機有節制。節制,包括手機游戲選擇,手機消費,手機使用時間的控制。有節制使用手機,才能不讓孩子沉迷其中。這方面家長也不要太嚴厲,因為手機,孩子與家長對立的情況,時有發生,嚴重的可能會導致孩子離家出走。
要與孩子溝通,了解他們真實想法
完全禁止孩子使用手機,都是家長一廂情愿。學生使用手機已經是常態,尤其是疫情放假期間,對于手機,家長不能只考慮弊端,也要考慮益處,這還涉及到他們心理健康。
成年人有自己看法,孩子們同樣也有。在要求得不到滿足的時候,產生挫敗感就容易引起自卑心理,這種情況,家長再施加壓力,就容易產生一些不健康的想法。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