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談及叛逆期,我們最先想到的一定會是“青春期叛逆”,處于叛逆期的孩子會擁有很強烈的主觀意識,一般不愿意和父母交流,有時候還會做一些比較偏激的事情,父母要是處理不好的話,很容易會在孩子的心中留下不良的影響。所以,面對這個叛逆期的孩子,父母不能限制,更好的辦法是接納,并引導。
小孩叛逆期大概是幾歲
要說起小孩叛逆期,其實是有三次的,只是大多數的父母只會注意到最后一次也是最為明顯的一次。父母應該要清楚孩子的叛逆期,這樣孩子到了叛逆期,父母才能夠正確的對孩子進行教育。
小孩大約到了3、4歲,就會變得有些叛逆。很多的時候都喜歡和父母唱反調,而且遇到了一點小事還喜歡亂發脾氣。這個時期對小孩來說是一個比較特殊的時期,孩子這時正從嬰兒過渡到幼兒,所以,孩子的想法自然也就與嬰兒時期的有些不同。
孩子在8到10歲時,父母會發現孩子有許多的壞習慣。像是看電視沒有節制、愛賴床、不愛收拾自己的房間、還經常挑食甚至也是會和父母對著干。因為這一時期正是孩子從幼兒過渡到少年的階段,孩子會擁有更多的自己的獨立意識,也總是會想要脫離父母的控制。
第三個叛逆期就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孩子的青春期了。一般發生在孩子12到16歲的時候,這時候孩子正在從少年過渡到青春期,這個時期的孩子無論是思想還是行為都會發生很大的變化,而又往往不愛和父母交流。
父母這時候一定要控制住自己的脾氣,不能夠總是打罵孩子,因為這樣很有可能會適得其反,孩子會越來越叛逆。
小孩叛逆期如何正確引導
1、改變相處模式。孩子已經有自己的主見,很多事情也都可以自己做了,涉及到孩子自身的不妨多與孩子商量,也可試著逐步將自主權交還給孩子,并在孩子遇到挫折和困惑的時候,幫助和引導孩子朝向正確的方向前進。
比如對于興趣愛好的培養,孩子不喜歡彈鋼琴,媽媽可以和孩子商量:是不是有別的愛好、是否想要發展這方面的愛好、能否堅持等,沿著孩子的興趣方向培養,孩子高興,媽媽也輕松,學習動機增強,才能收到更好的學習效果。
2、培養規則和習慣。這個時期的孩子是最矛盾的時候,一方面很想玩,另一方面又不得不學習,很多家長怕孩子學習跟不上,于是就將孩子的學習全權攬了過來,時刻監督。
與其天天盯著孩子學習,不如幫孩子養成—個好的學習習慣。比如制定好固定的作業時間、地點、正確姿勢等,就算孩子因為磨蹭作業沒寫完,也要定時收作業;孩子寫作業的時候不去打擾更不去點評,除非孩子求助。
3、多與孩子“共情”。父母管不了孩子的叛逆,更多的原因是沒有跟孩子產生“共情”,沒有體會到孩子的感受,沒有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問題。當孩子考差了、失敗了,別打擊,別吼罵,站在他們的角度想想,他們更需要的是鼓勵和信任。當孩子犯錯了,與其講一堆道理,不如說說我們的過去,說說我們也同樣經歷過的挫折,同樣犯過的錯誤。
4、樹立榜樣,減少嘮叨和說教。這個時候的孩子,最討厭的就是父母不停的嘮叨,其實再多的說教也不如言傳身教。所以爸媽們與其嘮叨,不如多尊重孩子的想法,多做好行動的示范。或者帶孩子出門體驗不一樣的生活,用行動的相處拉近兩代人的距離。
小孩子叛逆期越來越嚴重怎么辦
1、避免過度溺愛。有些家長過度溺愛孩子,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一味遷就、包容,導致孩子形成不肯服軟的性格,所以一旦孩子面對成長的煩惱就會增加和父母對抗的情緒,讓父母感覺孩子叛逆越來越嚴重。家長一定要學會對孩子說不,尤其是孩子犯了錯誤的時候,一定不要再忍讓或者遷就,要讓孩子認識到自己做得不對,才能慢慢糾正性格的偏激。
2、維護孩子的自尊心。處于青春叛逆期的孩子比較敏感,對周圍的人和事都有一種批判和否定的態度,此時家長要注意維護孩子的自尊心,如果孩子和同學或者家長出現了爭執要耐心勸導,千萬不要盲目的定義誰對誰錯,要多方面的分析事情,讓孩子能夠更好地理解自己做出的選擇是好是壞,要及時對孩子的優點表示肯定,讓孩子能夠正確面對自己的不足。
3、提供一定的自由空間。隨著孩子的成長,也需要一個屬于自己的空間,家長要為孩子創造一個和諧、溫馨的環境,讓孩子能夠有獨立思考的空間,才可以更好地培養孩子獨立面對事情、解決事情的能力,才能將叛逆行為逐漸進行糾正。
有的小孩叛逆期結束時間是不一樣的,因為受到了家庭教育方式的影響。有的孩子的叛逆期結束的比較早,有的則是比較晚,家長要理性的看待叛逆期的孩子,這樣階段的孩子有了自我意識,家長要多跟他們溝通,及時的關心他們。
小孩叛逆期大概是幾歲
每個人一生中都多多少少會經歷叛逆期這個階段。小孩叛逆期一般分為三個階段:孩子第1次叛逆期2-3歲;第二次叛逆期7-9歲;第三次叛逆期青春期。對于不同的孩子來說叛逆期的時間也不太一樣,大多數小孩叛逆期的高峰在14歲,開始年齡10-12歲,結束年齡16-20歲,有些到24歲才結束,那么家長如何教育叛逆期的孩子呢?
如果家長能夠認真傾聽他們的想法,心平氣和的和孩子溝通。對于一些非原則性的問題,家長要學會尊重孩子的想法,不要強逼著他們按照家長的意愿行事。當他們能夠自己做決定時,他們會覺得自己受到了尊重。
允許犯錯。這個階段正是孩子形成主見的關鍵時期,小錯肯定難免,所以家長應該允許他們犯一點錯、吃點虧,不要過分束縛他們的手腳。同時家長是他們最好的榜樣,叛逆期的孩子模仿能力強,家長的良好言行能給他們潛移默化的影響。
要多去傾他們的聲音。孩子因為還年幼,有時提出自己的小小要求,但是可能會表達不清,這時候大人如果沒有耐心去傾聽的話,這就會使他們感到非常的沮喪和不開心。但如果大人能夠學會去傾聽他們的需求,他們自然也會聽從家長的一些要求和命令。
父母如何跟青春期叛逆的孩子有效交流
認真思考孩子提出的要求,謹慎回應。對他們提出的要求匆忙答應而又反悔,會讓處于叛逆期的孩子很惱火,更難信任家長。有些家長習慣性否定,再與他們談判,使他們一開始就與家長對立。正確的做法是先告訴他們我要認真考慮一下,然后再以他們能接受的方式回復他們。
學會尊重孩子。我們在平時的教育中,常常都會強調他們要懂得尊重父母,但相對的,其實父母也需要懂得去尊重自己的孩子,這樣他們才能感受到更多的關愛和自我存在感。學會尊重孩子,就要懂得去融入到他們的生活中,了解他們的興趣愛好,站在他們的角度來想問題,而不是事事都從自己的角度出發來判斷事情的好壞。
青春期親子關系緊張家長怎么處理
1、給予孩子適當的權利
選擇是孩子的權利。遇到與孩子相關的事情時,家長要和他們商量,千萬不要代替他們做決定。其次父母應給他們寬松、自由的發展空間,要經常和他們討論對各種事情的看法,肯定他們的努力。在教育他們時,父母不要在他們面前扮演全能角色,對于青春期的孩子,教育的首要原則就是理解和尊重。
2、多肯定孩子
家長要多關注孩子的情緒,溫馨、寬松的家庭氛圍能有效幫助他們緩解壓力。其次讓他們盡情傾訴,當發現他們情緒反常時,父母要找適當的時機,和他們談心并引導孩子。最后,永遠不要稱他們為“壞孩子”,父母不能給他們下徹底否定性的評價,要看到他們的優點。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