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對于小孩不聽話該不該打的問題,一直都有著不同的聲音,但其實責打作為管教的一種方式,是必要的,但不提倡,它應該是最后的選項。父母要努力和孩子站在同一陣營,保持親子溝通的順暢。
小孩不聽話該不該打
1、管教前要先管理好情緒
很多家長在打完孩子后,第一感覺就是“后悔”。因為仔細想來,孩子并不是到了非打不可的地步。其實之所以會打孩子,往往不是孩子犯了多大的錯,而是由自身的疲憊、壓力、焦慮或不快導致的。
“失控”意味著缺乏自信,管教孩子,必須是理性的、可控的。因此,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做自己情緒的主人,是父母的本分。
2、避免和孩子發生戰爭和沖突
與孩子發生戰爭,斗爭意味著不尊重對方,屈服則是不尊重自己的尊嚴。其實,任何人與孩子之間的斗爭都是徒勞無益的。
而比較有效的方法是,通過討論和說明,與孩子設定明確的行為界限,制定合理的生活規劃,允許孩子在行為界限內享有相當的自由,如果違反了,就要承擔相應的后果。
3、讓孩子承擔自然后果
相比懲罰,父母要允許孩子體驗到他的不當行為所帶來的自然后果,更利于孩子接受。比如孩子沒有按時起床,還不及時穿衣洗漱,最后遲到了,父母該怎么做?
你是跟老師解釋孩子遲到了的原因,還是幫孩子做他份內的事,確保不遲到?如果你這樣做了,就不會讓孩子體驗浪費時間的后果。
所以定好規則,家長要克制自己,不干涉,自然后果才會恰當地發揮作用,也才能讓孩子有主動遵守秩序的沖動。
小孩子不聽話有哪些表現
1、不聽話:孩子在叛逆期會變得不聽話,對于家長的要求和建議置若罔聞,甚至故意反其道而行之。
2、情緒波動大:孩子在叛逆期情緒波動較大,容易發脾氣、哭泣、大喊大叫等。
3、與家長對抗:孩子在叛逆期會與家長產生對抗,不愿意接受家長的管教和約束。
4、隱瞞事實:孩子在叛逆期會隱瞞自己的行為和想法,不愿意與家長溝通和交流。
小孩子不聽話不想上學怎么辦
1、了解原因
當孩子不愿意上學時,首先要了解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 或許是校園環境欠好,也或許是教師不夠好。 也有或許是家庭原因,比方爸爸媽媽長時間不在家等等。 在咱們提出解決方案之前,咱們需要找到根本原因。
2、擬定方案
一旦咱們了解了原因,咱們就需要為孩子擬定一個方案。 這個方案應該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能盼望孩子一下子就改動。 首要,你能夠盡力讓孩子喜愛上學,每天抽出一些時間陪孩子讀書讀書。 讓孩子從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然后漸漸改變他們的態度。
3、漸漸引導
假如孩子還是不愿意上學,那就考慮把孩子的時刻安排得更有意義一些,安排一些學習和交際活動。 能夠加入一些與學習有關的社團或集體,讓孩子有一些屬于自己的交際圈子,獲得更多的學習時間。 一起,咱們也不能拋棄引導孩子們上學,漸漸地從頭喚起他們的學習愛好。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