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的學習過程中,難免會碰到作業太多的情況,特別是一些中學生,這樣會導致孩子很難按時睡覺,家長表示也是很無奈。那么面對老師布置的作業太多怎么辦呢?有的家長會直接去指責老師,這種做法顯然不太明智,下面我們就來聊聊到底該怎么做!
老師布置的作業太多怎么辦
第一,可以和老師去協商,做到尊重老師,同時保護孩子的學習積極性。在談到作業問題的時候,清楚地說出哪些作業孩子已經會了,不用再去抄寫和做相關的題,并且承諾孩子在做作業或者考試的時候,這樣的題能夠做對。
這類家長慮事周全,對于作業太多這件事,能夠理性面對,做到既尊重老師,又保護孩子的學習積極性。
這類家長,大多主動跟老師聯系,肯定老師對孩子的負責精神,在談及作業量有點多的時候,只涉及自家孩子,強調只是對于自家孩子來說,量有點多了。
第二,可以去幫助孩子分解任務量,把作業分成若干個小目標,然后每完成一個目標給予孩子支持和鼓勵。比如可以把3個小時的作業分三次來完成,這樣就大大的降低了孩子心理的負重感。
學習過番茄學習法的家長都了解,3個小時的作業如果用番茄學習法可以分解成6個小部分,孩子這樣做起來其實是比較輕松的。
第三,讓孩子利用下課時間完成部分作業
當老師布置作業的時候,就要開始寫了,一天中在學校里的閑散時間很多。比如下課時間,讓孩子利用好下課時間完成部分作業,回家后給自己限定每門功課的作業完成時間。
隨著孩子學習科目的增多,每門功課的作業數量累加在一起,就顯得很多了。孩子回家后,讓他自己限定每門功課的作業完成時間,比如每門功課不要超過半個小時或者四十分鐘。
第四,家長對孩子要有高質量的陪伴
孩子在寫作業的時候,自己一個人有時候感覺挺孤單,家長可以拿一本書坐到孩子旁邊,告訴孩子媽媽坐在這陪著你,我看我的書,你寫你的作業,咱倆一起學習。
第五,提高寫作業效率
做作業的時候要學會先易后難,不要在一道題停留太久,避免浪費時間。有的題目比較難,如果一直做不出來的話,就會浪費很多時間,做作業的效率和速度也會降低。
做作業做到一定時間要學會休息,不要用疲勞戰術來做作業。在做了40分鐘左右,可以休息一下,喝口水,然后再開始做作業。
老師布置作業的目的是什么
首先從老師的角度來說,沒有哪一個老師愿意給孩子布置作業,因為你布置完了作業還要進行檢查,批閱,是一件很頭疼的事。老師布置作業自然是為了學生好。是為了讓自己所教的學生能夠成為國家和社會需要的人。
從學生的角度來說,對于不同的學生來說,作業所起的作用也是不一樣了。我們要明確一點,老師為什么要在放假的時候布置作業?是不是因為課堂上老師沒有教會,才會在課下布置作業呢?我想有這種想法的人肯定不在少數。
其實這是一種不對的說法,我們知道人在學到東西之后它會有忘記的,根據艾賓浩斯遺忘曲線,我們可以發現遺忘是有一定規律的。在你記住東西之后,復習的時間越及時,那么你記憶得就越牢固。而且在記住之后每隔一段時間還要再記一次。
老師布置作業也是出于這個目的,我希望通過寫作業這種形式,讓學生能夠及時的復習,鞏固課堂上學的內容。有的同學照老師說的做了。 可是有的同學完全不把作業放在心上。這樣就產生了兩種不同的后果。就是優等生和差生。
一個優等生不是那么容易形成的,需要長時間的學習努力。可是一個差生的形成卻在極短的時間內就可以做了。學習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有些家長可能說我的孩子聰明,不用那么費勁地學習。其實如果有這種想法的話,那也正是不聰明的表現。教育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有一部分家長不愿意參與到自己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對于孩子的作業總是很討厭。
老師布置的作業家長能批改嗎
作業是布置給學生的,老師在檢查批改作業的時候就能發現孩子的知識漏洞,然后再次講解練習。
如果家長批改了,孩子交來的作業都是正確的,那么老師就不知道孩子的掌握情況,從這一點說,改作業是教學的延伸,是老師應盡的義務不能推給家長。
現在和過去不一樣,老師不能批評不說,老師留孩子補課,耽誤放學家長會罵,主科老師利用其他課補課,是違反教育規程的,為了適應社會的進步,現在比過去課程增加很多,更注重實踐性,那需要復習和記憶的知識只能回家鞏固。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