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高中要經歷各種考試,這樣會對成績有了更深的了解。到了高三的復習階段,學生除了每個月的月考,還有每周的周考,以及很重要的摸底考試。那么高三摸底考試多少分算正常呢?我們以前來了解成績,再去進行特訓,爭取能考取得更多的分數。
高三摸底考試多少分算正常
高三摸底考試就是我們常說的模擬考試,個人認為高三摸底考試550分,這個分數相對來說更合理一些,因為此分數也處在高考總分的一半的分數情況。
550分雖然不算很高,大概是中等以上的水平,但次分數段的提升空間比較大,可選擇的院校還是比較多的。在開學考試中能達到這個水平,在高考時保持正常發揮的話,成績也是比較理想的。
不過這些都屬于預估的狀態,一般是以最后考試成績為準。當然在不同的省份地區,高考總分相對特殊,考550分可能會有不同的水準,建議大家根據地方的需求。
想考好大學,除了成績還要做什么
第一點:高考分數至少650分以上
雖然每年高考錄取的分數都不相同,但是大體上是不會相差太多的,即便是考試題難,名校的錄取分數也不會太低。
所以,學生不要想著題難,高考的錄取分數就會下調,即便是是下調,也不會下調太多,也即是說,學生不努力想要考上好大學,根本沒有可能。
第二點:成績穩定,基礎非常扎實
如果你的分數忽上忽下,想要考好大學也是不現實的。
首先,成績忽上忽下,就能說明一個問題,學生的基礎一點也不好,基礎都不好,更不要說靈活運用了,連中等題都不一定拿到分,就不要想拔高題了。
而拉開重點高校的學生和普通學校學生的分數主要就是拔高題。說得再直白一點就是,還沒會走呢就想跑,結果也是可想而知的。
所以,如果學生的成績不穩定,一定回去看看基礎,找到最基本的問題,解決他,才有機會更進一步。
第三點:學習效率與方法
歷年來能考上重點高校的都是學校的學霸,學校的佼佼者,普通高中的重點班也不見得有幾個能考上高校的,重點高中的學生也不見得都能考上高校。
更多的學生注重學習效率和學習方法。對于所有的高中生來說,時間都是一樣的,但是在相同的時間里創造出更大的價值,這就是效率也是方法。
有了學習方法學習效率自然就能提高,而提高了學習效率,學習成績自然也就會提高,這是相輔相成的。
比如,有方法的學生學習,不會盲目的學習,會有輕重的學習,有順序的學習,有目的的學習,而不是不看學科,不加考慮,拿來就做,這樣看似學了不少,但是實際上一點效率也沒有。
而先做著急的學科,最后看不著急的學科,這樣的安排會非常的有秩序,有目的的學習,效率也會提高。
第四點:有針對性的學習
學生當中不偏科的學生其實并不多,大部分的學生或多或少都會有偏科的現象的發生。因此,對于偏科的學生,有針對性的學習就非常重要。
只有把自己薄弱的學科成績提高,才能更有效率的學習,也才能提高成績。其實,每次考試之后,學生對于自己能考多少分自己的心理是有數的。
因為自己平時的學習狀態,以及自己哪里的知識不會,考試的題哪里不會,這些學生都知道,但是不知道的是怎么學習甚至的不想學習。
學生都有一個特點,就是自己越不擅長的學科自己越是不喜歡學,自己越擅長的學科自己越喜歡學,久而久而之,偏科也就不奇怪了。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