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初二是成績的分水嶺,很多孩子在小學成績特別優秀,但是自從上了初中,尤其是初二以后,成績下滑的厲害,部分成績還會出現兩極分化現象。有一些孩子為了自尊心,逃避問題,不愿意把問題拿出來與別人溝通,家長一定要重視起來。
初二成績下滑嚴重怎么辦
1、平和地和孩子溝通。學習的主人是孩子,一定要和孩子溝通原因和計劃。
2、分主次輕重,有所側重。對于自己不擅長的科目,課后應該要加強練習。僅僅只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是不夠的,一定要針對自己的弱項,進行專項突破。
3、正能量引導,創進步氛圍。站在成人的角度,告訴孩子不焦慮,出現問題,及時解決即可。和孩子一起創進步氛圍,只要有進步就是逐步成功!這是態度的問題,價值觀的問題,處理問題的能力。
4、合理安排時間,注意勞逸結合。早晨人的記憶力最好,適合背誦一些文科的知識點,比如英語單詞、古詩詞。而數學、物理這類重視邏輯性的學科,可以放到晚上精力充沛的時間段加強學習。
5、提前預習。提前預習課本內容,對于自己不懂的問題,做好標記。上課時要格外注意老師對這一部分內容的講解。
6、多與同學交流。消除不好意思的心理,多和同學們交流,在討論中發現他人的好思路、好方法、好心態。這種近距離的交流會使你和大家融為一體,學習心理壓力會減輕。
7、和教師多聯系,多了解孩子的在校情況,家校合力,共同努力,齊抓共管,才能進步更快!
到初二成績就下降,這五點是主要原因
1、思維原因
孩子在進入初二后,會明顯發現自己所學習的知識與之前的學習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在初二學習時,由以“形象思維”為主逐步轉化為以“邏輯思維”為主。
如果孩子進入初二后,思維方式沒有及時的轉變過來,那么初二學生就有可能出現成績下降的情況。
2、毅力不足
孩子在進入初二后,心理發育還不是很成熟,對自己沒有足夠的認識,遇到困難時,找不到解決問題的辦法,然后就采取自我安慰的辦法,放棄或者避開這個問題。
由于部分初二學生缺乏毅力,害怕吃苦受累,產生應付的心態,導致基礎不牢,所以初二同學會出現成績下降的情況。
3、學習習慣
現在初中生成績的好壞不只取決于智力因素。還取決于意志、品德、學習習慣等非智力因素。初中生的學習習慣也是影響成績的因素,其中學習習慣包括:上課習慣、復習習慣。
答題習慣等等。很多初二學生不能抵抗外界的誘惑,所以初二學生自己沒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這也有可能是因為家長和老師的幫助不夠,導致學習成績下降。
4、青春期
初二學生剛剛進入青春期,心理變化比較大,所以初二學生會過多的關注自身的變化,所以初二學生無法專心學習。也有一部分初二學生開始注重穿著、對異性產生好感,所以有一部分初二同學出現成績下降的情況。
5、價值觀
初二是各位同學形成人生觀與價值觀的關鍵時期。如果這時初二同學的理想觀與價值觀不正確,那么就會造成初二學生在學習上出現分化現象,出現成績下降的情況。
初中成績下滑,孩子不想上學怎么辦
1、孩子厭學的真正原因
孩子厭學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家長要積極配合學校老師跟蹤觀察和分析。孩子厭學主要是因為學習壓力大,成績不理想,經過自身努力之后仍看不到成績上升或者成績提高的希望,自己對自己失去了學習的信心。
2、多和孩子溝通
初中的孩子大多進入了青春期,可能或多或地都有一些叛逆,這個時候也是孩子和家長矛盾最集中的時期。各位家長千萬不能一味訓斥,畢竟堵不如疏,平時可以多跟孩子交流,對孩子多一些關心。記住,千萬不能只聊學習,這會讓孩子們很反感。
3、對孩子多鼓勵
老師和家長要注意批評的尺度,成功時讓孩子感到成功的喜悅。中學生的承受能力遠不如成年人,但作為成年人的老師和家長,在批評學生時,就要注意場合和尺度,以激勵為主,少用批評、責怪為妙。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