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學習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家長應該讓孩子明白這一點。對于孩子不想上學、厭學等問題,與其苦口婆心教導,不如真的帶孩子去看一看不好好學習的后果,讓他明白社會的殘酷性,這樣孩子就能真正理解了。
孩子厭學帶他去三個地方
厭學的孩子,重要原因在于他對未來迷茫,不知道學習能干什么。
想讓孩子擺脫迷茫,知道學習能干什么,不妨先讓他們看看,不讀書的人后來都怎么樣了。
尤其是對青春期的孩子而言,越早讓他們看清社會的殘酷,越能避免他們誤入歧途。人生道路千萬條,讀書很苦,但卻是最好走的那一條路。
可以帶孩子去這三個地方看看分別是:重點學校,工廠,飛機場。
在重點學校,孩子們會看到里面的學長學姐臉上洋溢著自信,步調一致的向著目標前行。
在工廠,孩子們看到的是為了生活而打工的人,他們彷佛不知疲倦機械的重復著手上的活,他們的表情木訥沒有半絲活力。
在飛機場,孩子看到是不同階級的走向不同的通道有“頭等艙”和“經濟艙”,他們接受不同待遇的服務。
孩子有了厭學情況,家長怎么做才是正確的解決方法
1、中國古代曾經有“廢寢忘食”“頭懸梁錐刺股”“三更燈火五更雞”等勵志的學習故事,讓人們誤以為學習主要靠的是意志力。
事實上,真正的學習力量,不是意志力而是內驅力,這種內驅力就是興趣。
一個人的意志力是有限的,不能僅靠意志力來達成學習目標。如果孩子不能從學習中獲得樂趣,僅靠意志力來維持學習,這種過程是不會長久的。
2、過度的負反饋嚴重地干擾了孩子的學習,消解了他們學習的內驅力。有些時候并不是孩子耐挫能力差,而是他們在經歷了反復的挫折和打擊之后,依然找不到解決問題的有效應對方法,這才是厭學問題的開始。
所以,不管是家長還是老師,都要善于發現孩子微小的進步,及時進行強化,讓孩子得到正面反饋。避免孩子出現“習得性無助感”。
3、孩子厭學,我們需要為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環境對孩子的學習和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
我們需要確保孩子的學習環境安靜、整潔、舒適,并提供必要的學習工具和資源。此外,我們還需要尊重孩子的個性和需求,給予他們足夠的自由度和自主權,讓他們能夠自由地探索和發現學習的樂趣。
孩子對學習失去興趣,家長需要掌握這個有效方法!
作為家長,要以身作則,展示對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態度。孩子會模仿家長的行為,因此你的積極態度可能會影響到他們的學習興趣。
例如:作為家長,您可以向孩子展示您自己的學習習慣,如每天閱讀一定時間;或者與孩子一起參加社區活動,讓他們了解多樣化的知識和技能。
面對沒有心思讀書的孩子,家長應該從實際考慮,降低學習目標,降低期望值,合理地設立目標,來滿足學生學習成功的需求。
采取多鼓勵的方式,即便是很小的一點進步,我們也要看在眼里,加以肯定、表揚,讓他感覺到教師每時每刻都在關注他、激勵他,從而幫助他建立自信心。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