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他們身上肩負了家長很多期望,可是因為社會閱歷太淺,被外界事物所影響,沒有了學習動力,導致初中生厭學。此時家長要幫助他找到自己追求的目標,然后向著目標前進,這樣孩子也能獲得成就感。
初中生厭學了怎么辦
第一、撫平孩子的厭學情緒
發現孩子出現厭學情緒時家長不要著急,切忌展現出焦慮的情緒,也不要急著去了解孩子厭學的原因。當下更重要的是去撫平孩子的厭學情緒,給孩子一個擁抱,告訴他如果覺得學習累了,可以先休息一下,借此機會與孩子出去散心。
第二、學會溝通與傾聽
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可以讓孩子做他想做的事情,以孩子興趣愛好為切入點,主動與他溝通交流。溝通的過程中,放下家長的架子,虛心向孩子請教,不要急著向他灌輸自己的想法,不要搞一些所謂的感恩教育。
然后主動將話題拋給孩子,讓孩子自由的表達,重視孩子的意見和想法,認真傾聽他的真實訴求。不要漠視孩子的情緒表達。那些讓我們覺得叛逆的言語可能就是孩子的求救信號,去做出及時的反饋,讓初中生感受到被重視。
第三、提升孩子的自信心
孩子的成長需要家長的科學引導,很多家長因為對孩子實施“放養”政策,不了解他的真實學習狀態。也不引導孩子正確認識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導致孩子接連遭遇挫折,進而失去自信心,出現初中生厭學的情況。
家長要幫助孩子合理規劃學習時間和休息時間,引導孩子養成閱讀和思考的習慣。不要一下班回家就躺在沙發上玩手機、刷視頻,要花點心思陪伴孩子,并研究如何提升孩子的學習效率,讓孩子從學習中得到成就感,以提升自信心。
初中生壓力大怎么辦
1、識別孩子的壓力狀態。當孩子面對壓力的時候,在意識層面他甚至是不自知的。家長要通過觀察他的言行、表情、舉止等敏銳地捕捉到他此刻的壓力水平。例如,青春期孩子有時特愛找“茬”,中學生的家長也常抱怨說孩子特別叛逆,說啥都不聽,其實是孩子此刻正忍受著高于他承受能力的學習壓力。
2、調整心態。首先我們要想辦法來調整自己,多去了解自己對孩子的評價,其實對自己進行調整。這樣孩子才能有針對性的調整自己的心態,不要總是指責孩子,把心里排斥的情緒帶給孩子。這樣在壓力過大的時候,孩子的身心和發育就會受到影響。
3、舒緩情緒。在安靜的環境下,讓孩子通過聽音樂、運動、畫畫、看書等方式來舒緩自己情緒。若感到身心疲憊時,先停下來,坐在椅子或平躺于床冥想,也可以跟朋友家人傾訴自己情況,緩解壓力。
初中生不合群怎么辦
1、教孩子交友原則。要想孩子合群,那么就必須要讓孩子明白一些交友原則。比如要尊重朋友,要體諒朋友,要設身處地的為朋友考慮。孩子們明白了交友原則,自然就讓交友更加容易了。
2、制造社交機會。家長要作為孩子交往的“支持者”,幫孩子制造和同伴玩耍的機會。比如帶孩子參加各種聚會、野餐,邀請孩子的同學到家里來玩。增加孩子與同伴交往的機會。在不同的場合中潛移默化地培養他的社交能力。
3、傾聽和接納。一旦發現孩子有被群體孤立的傾向,家長應先傾聽孩子的苦惱并告訴他,自己認同和接納孩子的感受,感受到和他一樣的傷心或者不快樂。與此同時家長還應該告訴孩子,很多人都會面臨這個問題,這是成長過程中必經的歷練,不一定是壞事情,而且你會站在他身邊,支持他,幫助他解決這個困難。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