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高中時期學生的壓力是很大的,有時候學的東西太多就會記不起來,會產生疲憊感,就會忘記學習之后要復習,慢慢養成一個不愛復習的習慣,等去考試的時候孩子就會什么也不會,考試成績不理想,導致高中學生產生不想上學的心理。
高中學生不想去學校上學怎么辦
1、確立學習計劃
父母們可以幫助高中生制定合理的學習計劃,幫助孩子確立短期目標、長期目標,通過這種行為,能夠讓孩子有規律、有動力地進行學習,不會茫然無措,浪費光陰。
2、培養孩子抗壓能力
孩子的適應能力比較差,在學習生活中偶爾遇到一點挫折就無法承受,產生厭學的心理,嚴重的還會產生情緒問題,所以家長應該從小培養孩子的獨立生活能力、人際交往能力等等,高中學生在學習中遇到挫折的時候,就不會因逃避挫折而輕言放棄學習。
3、適當減輕孩子的學習壓力
高中學生不想去學校上學有可能是學習壓力太大,或者是家長給孩子報的補習班太多,以致于孩子消化不了,漸漸對學習失去了信心。這種情況,家長要減輕孩子在學習上的壓力,對讓孩子做一些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減輕在學習上的壓力。
高中學生不想去學校上學的原因
1、自身情緒波動大,高中學生雖然思想上比初中時期有了一定的成熟,但是情緒波動較大,往往會因為周圍環境、人際關系等因素的影響而導致不能專心學業。
2、沒有明確的目標,高中生沒有明確的目標,孩子在學習中沒有學習目標缺乏學習的動力,就會對學習產生倦怠,慢慢的就會產生不想去學校上學的想法。
3、學習技能較弱,學生找不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不知道怎么調節自己的情緒,高中學生的學習時間和壓力都特別緊,很多人就是因為承受壓力,而導致厭學的傾向,父母要多幫助孩子找到適合學生的學習辦法,讓孩子有自信的去學習。
3、因為叛逆心理而厭學,高中孩子正處在叛逆期,家長越讓孩子去學習,那學生就越不想去學校上學,這個時期的學生逆反心理很強,家長的態度要讓孩子感覺到尊重,如果用強硬的手段去讓小孩學習,那他之后更加不想去學校上學,對上學的欲望變得越來越來弱。
我們知道高中生在進入高中這個階段時,壓力是非常大的,家長在孩子高中的這一階段一定要時刻關注孩子,給孩子一些鼓勵不要給孩子施加壓力,讓孩子盡自己能力學習就好
有時候父母對孩子的期望太高想讓孩子好好學習,考上一個好的大學,學生由于心理負擔壓力太重中途很迷茫,在加上學習成績的打擊,讓孩子不得不產生厭學情緒,有不想上學的想法。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