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有的家長發現自己家的孩子之前學習都好好的,但是在這次新學習開始,孩子就出現了一些不想學習的表現,比如說孩子在學習的時候三心二意,總是不能集中注意力,那么孩子就是不想學怎么辦呢?
孩子就是不想學怎么辦
1、了解原因
首先要了解清楚孩子產生這種想法的原因,看孩子是與同學相處的不愉快了,還是學習跟不上太吃力,或者只是單純的作業太多,讓孩子感到疲憊。只有弄清楚了孩子不想學的原因,父母才能對癥下藥,好好的開解孩子,重新激發孩子的上學興趣。
2、家長要掌握正確的引導方式
很多家長,發現孩子不愛學習之后,就開始重視孩子的學習。但是,在引導孩子的時候,他們采用的方法是監督孩子寫作業。其實,這是不對的。正確的引導方式,是從孩子的學習習慣入手,發現孩子的問題,幫助孩子改善。然后,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所以,家長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引導方式,要掌握正確的引導方式。
3、讓孩子享受學習的成就感
當孩子不斷失敗,無法成功的時候,他就會喪失繼續奮斗的動力。家長這時候就需要多鼓勵孩子,讓孩子有成就感,體會到學習帶來的樂趣。一開始,家長可以找一些簡單的問題讓孩子做,當孩子答對的時候,家長要毫不吝惜地夸獎孩子,給孩子一些實質性的獎勵也是不錯的選擇。這以后,便可以漸漸提升問題的難度。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家長要耐心地陪伴孩子并給予幫助。
4、營造讀書的氛圍
對于孩子就是不想學,家長要讓孩子多進行閱讀,有些人認為閱讀是人生成功的關鍵。我們肯定會說,至少閱讀是學習成功的關鍵。培養了對閱讀的熱愛的孩子,就培養了對學習的熱愛。與閱讀作斗爭的孩子,就會與學習作斗爭。
閱讀不僅幫助孩子們發展更豐富的詞匯,它還幫助他們的大腦學習如何處理概念和正式的交流。從閱讀中獲得的技能遠遠超出了語言藝術課上的表現。閱讀能力強的學生在所有科目上的學習能力都有提高,包括數學和科學等技術科目。
5、理解孩子,多與孩子溝通
父母與子女之間良好的溝通,是親子教育至關重要的環節。只有孩子愿意向父母敞開心扉,父母才能及時了解孩子每種變化的原因,有針對性地給予指導。讓孩子做學習的主人,體會學習的快樂。在學習的過程中要讓孩子多與老師、同學交流討論,培養自學興趣。知識要互補,思想要共振,學習討論也是很重要的,它既可以活躍學習氣氛、集中注意力,又可使學生信息得到交流,思維得到調整。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