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隨著智能手機的日益普及,從成人到孩子,基本上是人手一個。孩子抵制誘惑的能力差,就容易沉迷手機,荒廢時間,傷了身體又耽誤了學習。親子之間最重要的就是多溝通,如果孩子總是拿著手機不與人交流,那么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也會下降。
孩子愛玩手機怎么教育
1、告訴孩子玩手機的害處
如果家長簡單明了的告訴小孩子玩手機會怎樣怎樣,會傷害到哪里,這樣做法并不會給孩子留下多深刻的印象。大多數的孩子可能在當下聽了之后就會覺得害怕,放下手機,但久而久之這種害怕比沒有讓他們記住,那么下一次他們又會拿起手機。
這時往往會拿身邊的人事物舉例子,如果誰因為玩手機眼睛就瞎了,這樣讓孩子印象深刻,孩子自然而然就會聽話的,慢慢地就會戒掉手機。
2、用其他感興趣的東西去吸引孩子
因為小孩子充滿好奇心,所以就會很容易被其他的事物吸引。手機也是一樣的,因為孩子被手機吸引了,所以才會如此的沉迷于手機,這個時候家長就應該了解孩子喜好,比如說孩子喜歡去游樂場,就應該帶孩子多去游樂場玩一玩,讓孩子能夠把注意力轉移到其他的地方。
3、放下手機與孩子積極交流
盡管手機里的世界精彩紛呈,但孩子的世界更具有神秘性,家長與孩子一起玩耍,在這個過程中去探索孩子的需求,從而了解到孩子的需求,避免他因為無聊而去玩手機。
4、父母以身作則。孩子愛玩手機背后一定有喜歡玩手機的父母,父母每天抱著手機不撒手,看視頻,玩游戲。孩子自然也好奇,于是學著父母的樣子玩手機。那么首先父母要學會放下手機,用讀書,下棋和運動代替玩手機,孩子自然而然就會跟著父母學。創造一個不玩手機,不癡迷手機的環境是父母應有的責任。
5、適當理解和接納。站在成人的角度看問題,總是難以理解孩子的世界如何奇妙。家長不妨多些深入了解孩子,探尋孩子喜歡的事情的趣味與魅力。一來可以聽聽孩子的傾訴,二來也能和孩子交流感情。
作為家長,也要告訴孩子電子產品是工具,不能讓它們“綁架”我們的生活。在日常生活里,我們要給孩子做良好的示范,只要不囿于沉迷,孩子就能夠把控好玩手機的時間。
孩子沉迷手機有哪些危害
影響視力:手機屏幕小,色彩度極高,孩子長時間不錯眼珠地盯著看,生怕錯過哪怕一秒鐘的精彩,很容易造成孩子近視的發生。手機放不下,孩子眼鏡的近視度數就蹭蹭蹭升高,眼鏡片的厚度也就蹭蹭蹭加厚。
影響睡眠:很多孩子白天玩手機,晚上也還是夜貓子,躲在被窩里,玩到深更半夜。手機過亮的屏幕,以及本身存在著的輻射,都會影響孩子,從而造成睡眠障礙,嚴重影響睡眠質量。
危害學業成績:孩子把大部分時間放在手機上,就會降低學習的時間。一旦沉迷手機中,孩子的注意力就會從學習轉到手機中,這是最常見的危害。
誘發各種心理問題:孩子愛玩手機長期癡迷于手機虛幻世界中,會產生網絡依戀心理,孩子與外界的接觸變得越來越少,時間長了就會導致孩子性格變得孤僻。除此之外,網絡中充斥著各種思想,難免會對孩子產生影響,造成孩子出現焦慮、社交恐懼等心理健康問題。
孩子偷玩手機還撒謊該怎么教育
家長在教育孩子時,要冷靜鄭重但是不可嚴厲,更不可打罵,讓孩子感到這件事情應該認真對待,但不要讓孩子感到強大的壓迫,以便他能夠接受建議。
要告訴孩子這樣做是錯誤的,不為了保證教育效果,應該突出重點。告訴孩子家長生氣的不是撒謊,不是偷玩手機,而是“為了達到目的而不擇手段”的想法,這種任性的、自私的、不計后果的想法是不能容忍的。
告訴他滿足自己的愿望要用合理的方式,假如合理的方式行不通,那么正確的選擇應該是放棄自己的愿望,而不應該是不擇手段的去滿足自己的愿望。
然后重復建立行為規則,孩子不是說一次兩次就能接受的,要多次重復才行。千萬不要因為覺得孩子的事小而置之不理,一旦打開缺口聽之任之,很容易出現破窗效應。雖然孩子的行為未必有那么嚴重,但也要有相應的反饋。
所以,當發現孩子在做偷偷摸摸的事情的時候盡量做一次不生氣、高維度的指導,引導孩子把所有心里話都說出來并能讓他們接受事實、承認錯誤,然后家長心平氣和地表示滿意、理解和希望。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