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沒有主見的孩子往往會更加在意別人的目光,在意別人對自己的評價,并且大部分沒有主見的孩子都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沒有辦法去自己做決定,那么對于孩子沒有主見怎么培養呢?
孩子沒有主見怎么培養
1、不要對孩子有過多的干預
父母從小對孩子太多干預其實也是造成孩子長大后猶猶豫豫,沒有主見的主要原因。控制欲極強的父母,往往是孩子的悲哀。
他們總是想主導孩子的生活,這樣父母喜歡多操心,按自己的標準或希望去要求孩子,壓抑孩子的想法。其實父母在無形中抑制了孩子的獨立思考,這樣下去,孩子會因為盲從父母而變得沒有主見。
2、對孩子多些耐心和鼓勵
孩子沒有主見,其實就是不自信的表現。小時候父母對孩子缺乏鼓勵,做事情生怕自己做的不好被父母說,自信心沒有培養起來,長期積累下來,就造成了孩子沒有主見的情況。
因此,在孩子犯錯的時候不要嚴厲的斥責孩子,當孩子有自己想法的時候,鼓勵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允許孩子有自己的想法,鼓勵孩子有自己的做法,在一些不合適的方面加以引導,才建立孩子的自信心,讓孩子有主見。
3、家長的榜樣作用
父母是孩子的首任教師,是孩子模仿的榜樣。父母的言行、思想觀念和文化素質無時不刻地著孩子,可以說從孩子身上,總能找到父母的影子。
孩子缺乏主見的三個特點
孩子缺乏主見和獨立性,對他的生活、心理都會有很大影響。他會變得自卑、內向,遇到事情會不知所措,很難融入集體,也很難適應社會的。因為這些孩子,身上多數都會有以下特點:
一、判斷能力差
缺乏獨立性的孩子,多數都是父母的包辦和溺愛造成的。他們從小生活在父母的保護下,所有事情父母都會替他安排好,在他的成長過程中,根不需要判斷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因為缺乏這方面的經驗,孩子的判斷能力會比較欠缺。
二、選擇能力差
獨立性差的孩子早已習慣了事事由父母決定,所以,平時遇到事情第一反應就是找父母,而不是自己做選擇。這些孩子做起事情來,會比較優柔寡斷、拖泥帶水。
三、缺乏責任感
不獨立的孩子,都會比較缺乏責任感。因為他的成長過程中,所有的責任都有父母替他承擔,因此,他根本不懂得什么是責任。
其實孩子做事沒主見,可能和父母的這幾種做法有關
1、父母過于關注孩子生活
在教育孩子方面,大多數父母太過于關注孩子,什么事情都幫孩子“包辦”了,以致于孩子在做出選擇的時候猶豫不決。
2、父母喜歡聽話的孩子
父母大都偏愛聽話的孩子,因為聽話的孩子不僅省心而且好帶,這也是孩子沒有主見的原因之一。沒有主見的孩子大多數也是很聽話的,不管父母說什么他們都覺得是對的,從不反駁也從不抗拒。
3、父母喜歡否定孩子
孩子沒有主見最深的原因可能還是父母的頻繁否定。在一些場景下,父母的否定會打消孩子的積極性,讓孩子逐步喪失掉屬于自己的主見。
比如去商場買衣服、買鞋子,起初為了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你會讓孩子自己去選擇,但是在孩子做出選擇之后,家長又會告訴孩子,你選的這件太丑了,一點也不好看,孩子心理上就會覺得自己很沒有眼光,聽大人的就對了!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